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新课改下小学音乐鉴赏教学的策略

作者:甘肃省通渭县碧玉镇石滩小学 王国基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2-07-02

  摘要:文章从选取合理鉴赏作品,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借助有效的情境,营造鉴赏氛围;借助生活实际,激活学生音乐思维;借助其他有效元素,提高学生鉴赏水平;重视音乐情感体验,实现作品情感共鸣五个方面论述了新课改下小学音乐鉴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音乐鉴赏教学;鉴赏氛围;

  小学音乐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音乐知识、音乐技巧、音乐鉴赏、音乐素养都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中音乐鉴赏对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音乐情操、提升学生整体音乐核心素养等都有积极的意义。小学音乐鉴赏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赏析,进而体验、感悟音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一、选取合理鉴赏作品,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教学离不开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是音乐鉴赏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体会音乐特点的重要素材,学生通过鉴赏音乐作品能提升音乐感知能力,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直观感悟[1]。

  (一)依据学生的特点选取作品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选取适合的作品,才能在鉴赏教学中做到难易适中、深浅有度。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对音乐的理解力加深了,但是由于其性格特点和生活经历,仍然喜欢比较欢快的、轻松的曲目。对此,教师在鉴赏时可以选择比较活泼、欢快、动听的歌曲,如《健康歌》《童年》等。同时教师在选择鉴赏作品时,应该选择学生熟悉的、喜爱的曲目,如学生对于竖笛比较熟悉,也比较喜爱,教师在音乐鉴赏时可以选择竖笛演奏的作品,让学生在鉴赏中感受竖笛的旋律和美感,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竖笛去表现鉴赏作品,进而更好地培养其音乐素养。

  (二)选择具有趣味和感染力的作品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有一定表现力和趣味性的鉴赏作品,往往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使其更好地聆听作品。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整体节奏比较舒适、平缓,节拍感也比较强,学生能很快被曲目旋律吸引,并能跟着节拍变化拍打,这样的鉴赏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很快地将学生带入课堂。

  在鉴赏作品的选取上,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选择作品,让学生在课堂中讨论哪种曲目旋律优美、哪种曲目活泼欢快、哪种曲目低沉有力。正确的鉴赏曲目不仅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能促进学生音乐心理的发展,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2]。

  二、借助有效的情境,营造鉴赏氛围

  情境教学是现代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营造一定的情境能很快将学生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音乐鉴赏课往往比较枯燥,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一定的情境来营造鉴赏氛围,将抽象的听觉艺术变成形象、具体的可视艺术,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感悟作品。

  (一)视听结合营造鉴赏氛围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音乐这种抽象的、无形的听觉氛围,完全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深刻体会欢快、明显的歌曲节奏。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视听结合的形式开展鉴赏教学,能让学生通过看,激发听的灵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和美感,使学生充分投入教学过程,体验歌曲的美,理解歌曲的韵。例如,在鉴赏《蓝花花》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蓝花花的故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故事后再鉴赏歌曲,在听的过程中将刚才了解到的蓝花花的故事带入其中,实现视听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蓝花花》这首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认知。

  (二)发挥想象营造鉴赏氛围

  通过想象可以让很多无形的、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悟音乐。想象是体验音乐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力的重要途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能再现音乐场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作品[3]。

  例如,在鉴赏《东海渔歌》这首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大海的景象,让学生通过想象感受歌曲,想象大海的涛声、浪花都是跳动的音符,都是歌曲的节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聆听《东海渔歌》时,想象他们曾经见过的大海,想象歌曲中描述的渔民在大海捕鱼劳作时的情境,想象歌曲中描述的渔民在黎明出海,伴着海浪驾着渔船驶向大海欢快跳跃的情境,进而让学生深刻体会歌曲的曲调和主旋律;让学生想象渔民海上捕鱼,战胜海浪时的情境,从而把握歌曲的节奏和律动;让学生通过歌曲宽广而富有激情的旋律,想象渔民唱着渔歌收获满满、满载而归的情境,实现了想象情景与感悟作品相互促进、相互映衬的效果,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

 1 2 3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