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音乐老师既要传授自己的专业知识,又要肩负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经典,为现代儿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石。民族音乐是一种重要的传承媒介,它既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又可以促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在感受中培育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文章从对民族乐器融入小学音乐课程的必然性入手,对二者结合的状况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实现民族乐器的有效整合与创新。
关键词:民族乐器;小学音乐;融合策略;
引言:在当今社会,文化日益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小学音乐老师既要传授自己的专业知识,又要肩负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经典的责任,为我国文化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民族乐器的独特和个人化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通过民族乐器的配合,不断地发挥他们的音乐潜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
一、民族乐器与小学教育相结合的必然性
(一)对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潜力,促进其音乐素质的提升
近几年,随着陶行知思想的深入,许多老师都在追求更先进、更新颖的教学方法,以期给孩子们更多的关注,让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去。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民族乐器的艺术,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提升他们的音乐修养。此外,民族音乐的结合在提高学习成绩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
(二)强化小学生的民族意识与,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民族乐器是我国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民族音乐意识的养成,而且有利于学生民族意识的养成和民族情感的培育。小学音乐老师通过运用民族乐声来弹奏一首“寓情于乐”的歌曲,使同学们在与之相融的氛围中,培养他们的情感,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文化素质。举例来说,古针是一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民间乐器,它不但人学上很容易掌握,还能让孩子们在弹琴时体会到它的快乐。把它融入到课堂里,不仅可以使小学生掌握乐谱的情绪,而且可以增加教学趣味,从而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效果。
(三)为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小学音乐老师的课堂中,融入了人的民族文化.学习乐器是继承和发扬优良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系好音系的第--道关键。在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中,引入人用的民族乐器,为丰富课堂教学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此大环境下,小学音乐老师通过多种不同的民族.乐器,使孩子们在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和音乐修养。另外,大多数的小学生对少数民族的音乐并不熟悉,这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缺少联系,同时,由于受大众音乐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他们的音乐文化有了误解,进而对他们的行为和思维造成了不良的印象。在教学中运用民族乐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音乐形态的认识,拉近与民族音乐之间的关系,从而减少与民族音乐的隔阂,从而提高民族文化的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从而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民族乐器可以有效地调动课堂的气氛,但是,要正确地选用合适的工具,使整个课堂的融为一体,提高教学的效率,充分利用民族乐器的教具,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民族乐器的魅力和民族文化的艺术之美,进而增强其学习积极性,打造高效课堂。
比如:老师在对《忆江南》进行解说时,首先要让同学们就这一音乐与哪一种乐器相适应,进而引起他们对该音乐的认识和认识,进而提高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认识。然后老师根据《忆江南》的音乐特色,向同学们解释为什么要选它,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它。《忆江南》取材于唐朝白居易的《忆江南》,它的曲子很好听,很有意境,词句也很好听,可以让你尽情地感受到江南的柔美,感受到江南的情趣。老师在进行古琴教学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多种不同的教学,比如在课堂中加入白居易的《琵琶行》,增加了课堂的乐趣。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掘民族文化的内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感情,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喜爱程度。还有就是给同学们讲《跳吧跳吧》,介绍新疆传统的新疆民族乐器“冬布拉”和“新疆”;在《我的家在日喀则》的讲授中,可以向同学们介绍西藏的扬琴等,利用各种民族的乐器,增加课堂上的民族色彩,增加教学的兴趣和效果,从而扩大了他们的眼界和经验,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增强国家的意识和精神。
(二)通过多种形式来充实课堂,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
小学音乐内容丰富,底蕴深厚,老师在与民族音乐相融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声像、音乐等多种形式,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老师在《五月五赛龙会》的解说中,通过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为孩子们营造一个五一节的节日气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形式、旋律和节奏,从而提高对音乐和乐器的感知能力。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民族乐器让孩子们聆听音乐,感受民族乐器,让他们更加直接地了解民族乐器,从而发掘民族乐器的潜力和力量,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喜欢音乐、热爱民族音乐。此外,通过运用打击乐器的创作,丰富了课堂教学,增强了同学们的创造性和思考能力,促进了他们的民族音乐和文化素质的发展。
举例来说:老师在给孩子们讲《你听什么敲响了》时,先利用各种民族乐器,再由他们自己去猜测。通过“听觉猜测”,不仅可以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多彩,而且能激起同学们对民族打击乐器的好奇,从而使学习的成效更为显著。老师们又运用民族打击乐器,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深人探究,并以创作的形式创作出一首原创作品,以训练小学生的创作意识与创作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打击乐器的理解与熟练程度,老师还可以从音色、弹法、材料等多个角度向学生讲解所使用的民谣乐器的特性,以便在普及基本常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结语:
民族乐器是一个国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传统的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在进行民族乐器的教学中,必须要对其进行一定的了解,使其能够体会到其音乐的魅力和乐趣,为其接受并自主学习民族乐器打好基础。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学生的认识和特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将民族乐器与学生的语言特征相结合,保证了课堂的有效性,为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苟仙冬.民族器乐进课堂奏响传承新篇章一谈鸣鸠琴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1(06):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