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教法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策略探讨

作者:南平市东坑中心小学 丁晓婷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11-27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发生了变化,音乐教师正在积极寻找新的教学方法,让音乐教学更加有效。通过身体节奏教学,它是一种新型的音乐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学习音乐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有效地使用体态律动为无聊的音乐课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音乐感受。本文阐述了体态律动的再音乐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提出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期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态律动教学;小学音乐;运用;

  一、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目前,小学音乐教育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要知道,一个人要想学好音乐,首先必须要有感受音乐之美的能力,由于每个人的审美水平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不同,所以他们的音乐审美需求也不同。人们常说,在学习方面,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音乐,小学音乐老师可以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音乐更有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希望能够很好地感受和表达音乐。其次,小学音乐应该与所有学生融为一体。这也意味着教育者必须考虑每个孩子的心理个性和整体发展。现阶段,基础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学校、家长和教师的重视,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在未来,音乐将是每个孩子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当然,我们不希望音乐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专家,而是鼓励每个学生认识音乐,让每个人都享受和热爱音乐。

  在我国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小学音乐课上发现和欣赏音乐之美。做好音乐教育,教师应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增加节奏教育的内容,增加节奏教育的所带来的效益,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个人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多地享受学习音乐的乐趣。目前,在我国多所小学的音乐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通过耳朵和感官来教授学生音乐知识。如果能充分利用节奏教学模式,肯定会提高学生在音乐课上识别音乐的能力。如果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的年龄、性格、理解能力等安排不同的节奏系统,使音乐和节奏的结合可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加快个性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推进,要求学生成为学科教学的,打破陈旧知识的垄断,提高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为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提高学生素质。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来说,体态律动教育可以通过学生的器官来表达音乐的感受,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魔力。例如,有些学生在阅读《小鸭嘎嘎》的材料时,可能对鸭子没有具体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小鸭的多媒体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要了解更多关于音乐的信息,除了音乐之外,跟随游戏中鸭子的身体动作,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运用身体节奏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身体节奏的教学使学生随着音乐起舞,通过不断的音乐学习,感受和欣赏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态律动结合了听觉和肢体语言。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牧羊人的歌”一节时,老师先弹一首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魔力。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对歌曲的理解,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弹奏节奏,从而深入理解音乐的情感,提高欣赏能力

  (三)用音乐律动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节奏节拍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音乐最难的就是歌曲的节奏和节拍。由于对乐理的无知,以及乐谱和五线谱的缺乏,即使会唱歌,也没有3/4和4/4的概念,老师不能在课堂上用行话教学生,翻译成学生能理解的其他方式很慢。通过在音乐课中加入体态律动,教师可以将歌曲的节奏编织成肢体动作,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表现出一拍三拍的音乐特点,让学生的肢体动作表现出一拍三拍的音乐特色。在节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相应地添加指挥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节奏的含义。学生掌握了整首歌曲的节奏和节奏后,会对节奏和节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后面的课程很有帮助。后来在学习中,他们会不自觉地用节奏来描述歌曲的节奏。

  (四)使学生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通过教育,学生可以提高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将体态律动融入音乐课,更有助于学生发现美并发展了他们的审美技能。在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节奏感受音乐的美妙,逐渐学会欣赏音乐,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学习动物歌曲时,利用体态律动,让学生模仿动物,增加对动物的了解,鼓励学生在学习少数民族歌曲的同时感受民族团结;当他们学习激动人心的乐曲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思考和感受,逐步提高感知美的能力。

  (五)增强学生对音准的认识

  在小学音乐课中,作曲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去一些音乐老师并没有特别注意专门的音准课,因为音准课的内容很枯燥,学生不能接受。为克服这种情况,应消除区域障碍,根据音乐书籍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前熟悉操场上的歌曲,边走边唱。这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计划,积极参与解决教学直觉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一般来说,以体态律动为基础,将肢体动作与音乐节奏相结合,运用在音乐教育中,可以激发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的情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善用身体节奏,给枯燥的课堂带来新的活力,给学生带来独特的感受。另外,根据目前的使用状态,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身体节奏,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曹群.探究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小学生(上旬刊),2022(03):76-78.

  [2] 李卓澳.小学音乐教育中体态律动的教学技巧[J].小学生(上旬刊),2022(02):19-21.

  [3] 杨小康.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2(06):161-162.

  [4] 卢芬芬.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1(31):16-18.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