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咸海音乐教育网》
主编
程建平华南师范大学音乐系主任、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音协理事。从事高校音乐教育20余年,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和“音乐教师培养国际比较研究”核心组成员。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音乐创作10余首(部),参编教材4部。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1-9年级)副主编。
教材特点
1、贴近社会与人文生活,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联系发生在学生周边的音乐生活,以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情感为切入点,在聆听、体验、感受和联想,以及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引发并诱导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音乐进行深入探究的内在冲动。
2、注重听觉与艺术实践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听觉感知入手,始终把听赏、体验、审美、感悟等作为各模块教学的首要环节并贯穿于全过程;始终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以及艺术的实践与活动紧密结合。
3、体现知识与技能的多样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兼顾已有一定音乐特长或有志于从事音乐工作的部分学生,尽量赋予教科书以较宽的知识层面及较大的内容选择空间。
4、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领悟音乐艺术创造性本质的特点。
充分发掘潜存于音乐中的创造性功效,把音乐的生成、发展与变化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和方法,以及社会生活中音乐的功效与作用贯穿于整本教科书中,力求突出学生在感受音乐外在美的同时,领悟音乐艺术潜在的创造性本质的特点。
5、搭建网络平台,扩展教与学的空间。
配备音像资料和教学课件,并搭建与之配套的网络平台----“音乐超市”,力求为师生、为教与学提供丰富的音像资料、教学课件和便利的视听服务。
教育部审查意见
本套送审教材在结构框架、内容选取、难易程度及呈现方式等方面,基本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其中,《音乐鉴赏》模块的结构,由4个人文主题单元组成,将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及音乐的题材等交织在一起,突破了以往音乐鉴赏课本贯常的结构样式。在选材上,能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作品和这个年龄段学生关注的音乐活动形式出发,增加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还适当强调和突出地方的音乐文化特色。
《歌唱》模块以培养学生的歌唱素养为主线,结合声乐基础技巧及相关文化知识的学习,设计了“歌唱文档”、“小词典”等栏目,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创作》模块通过“揭开作曲的奥秘”等单元的学习,较细致地介绍了作曲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能以丰富的作品实例作引导,选取适合学生练习的简短歌词进行创作实践,并能推荐适量的自学辅导教材,作学生的课外读物。
《舞蹈》模块选材范围较广,教学过程直观,能较好的把握本模块内容标准的要求,突出音乐与舞蹈的有机联系,在各个环节的舞蹈教学中(包括基训组合),提供了相应的音乐材料,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词尾,整套教材装帧、版式较为美观,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