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大学音乐论文

关于温州民歌《叮叮当》的几点思考

作者:陈洁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6-10

  3、将民歌《叮叮当》的普及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下至幼儿园,上至高等院校均可以开展相关的温州民歌教育活动。学校开展类似的民歌教育活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的本土化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在学校音乐课中组织学生演唱《叮叮当》,教师可以用纯正的温州方言教授,在演唱的同时结合温州当地风土人情、文物古迹的普及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可以在学校组织《叮叮当》改编比赛,鼓励学生将《叮叮当》改编创作为独唱、重唱、小组唱、大合唱或是器乐作品、情景剧、舞蹈作品等等,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精神;可以在学校的各类文艺演出中,组织学生排演各种根据《叮叮当》改编创作的文艺节目,加深学生对家乡民间歌曲、民间文化的再认识;甚至可以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自己的特色课程中开设《温州民歌》课等等。
  四、结语
  《叮叮当》是温州民间古老的撞歌佳作,是温州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浓郁的温州地方区域特色,极具研究和保护价值,同时,它也是很多温州人深刻在心底的温暖而悠远的记童年记忆。但如今这种靠着口传心授的撞歌艺术已濒临失传,除了《叮叮当》作为撞歌的代表佳作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外,其余大多数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流失。当下传承和保护这种艺术,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撞歌作为优秀民歌文化资源所具有的价值,意识到它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从《叮叮当》出发,去探求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现代社会发展与生存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卫素霞。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1.5.
  [2]陈恩清。 经济发达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温州民歌《叮叮当》个案研究。艺苑,2009.7.
  [3]桑德诺瓦。“有所为”亦“有所不为”——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方法。中国音乐,2008.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