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叮叮当》的曲式结构来看,是最为简单的“单乐段”。 传统的审美观念认为美的东西应具有对称性,因此单乐段的温州民歌基本上是以两句结构和四句结构最为常见。《叮叮当》便是遵循这种审美观念按歌词总共划分为四个乐句。第一句是“叮叮当(啰来),叮叮当(啰来)”,是属于伴唱衬词的部分。撞歌离不开伴唱,多用“罗罗来”、“里山咋”、“呵咋”等衬词做伴唱和声,以衬托人多势众、一唱众和、声势浩大的场面。第二句 “三脚门外(啰来,啰啰来),孤老堂”, 正式的歌词才开始。第三句“松台山上仙人井(啰来)”。第四句“妙果寺里猪头钟(呵咋)”。总体来讲,歌曲朴素、直白、干练,符合单乐段歌曲曲体单一,便于传唱的特点。
2、和大多数温州民歌一样,《叮叮当》的曲调也是建立在我国传统的民族五声音阶的基础上的。全曲主要围绕“3”“5”“6”三音作变化重复。歌曲以第一个乐句为种子音调进行发展变化。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分别为四个小节,第二乐句的旋律为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结尾均落在“3”音上。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缩减为三个小节,分别为第一乐句的换头重复和第二乐句的换尾重复,曲中的音程关系多为纯四度、小三度、大二度,总体旋律变化起伏不大,朴素清新、欢快优美,具有童谣琅琅上口、易学易唱的特点。
3、在节奏节拍方面,《叮叮当》的区域特色也十分鲜明。全曲作中速进行,运用从容的2/4节拍,节奏既平稳规整,又轻快活泼、富有动感,充分反映了温州民众豪爽大气、乐观开朗的地方性格。
4、歌词展示了温州古城的名胜古迹,反映了温州古城的风貌、人文景观和民俗事象,寥寥数笔却包含了“东瓯名镇”丰富的风貌和故事,表达了不尽的深刻意蕴,词浅意深,回味无穷,勾起温州人对老温州的美好回忆。句尾衬词“啰来”“呵咋”的运用体现了撞歌的特点,丰富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叮叮当》是在温州方言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歌曲的声调、押韵和风格表现只有用温州方言演唱才有意境。用温州方言演唱的《叮叮当》充分表现了温州民谣那种特别浓厚的浙南风味,且起到了发展本土文化的重要作用,成为对温州方言保护与传承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三、《叮叮当》的保护与创新
民歌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性格、气质、心理素质和风土人情,具有重要的人文研究价值。但我们应该看到,未经改编的原生态民歌虽说淳朴自然、具浓郁的地方风情,同时也存在曲式单一、曲调简单、歌词太短等局限,与现代人多彩多姿的生活不相适应。如何使它们适应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多元时代,使诸如《叮叮当》这样优秀的民歌活跃在我们不断发展变化的的文化生活中,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叮叮当》作为温州民歌艺术文化资源的特有价值,建立良好的政府保护机制。《叮叮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保存;属于民间艺术,需要特定区域内人群的呵护与参与;属于地方特色文化,需要政府的倡导与弘扬。因此,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要做好保护和流传工作,如:建立专门的机构或专业协会,配备温州民歌文化资源保护专职人员;以政府牵头做好温州民歌的研究、开发、保护和宣传等工作;建立“温州民歌文化资源保护”责任人制度;设立民歌文化节,展示温州民歌精华,发动群众传播民歌文化,尤其加大乡村基层群众对本土音乐认识方面的普及和教育工作,经常开展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和民俗节庆活动;处理好民歌艺术改编创作权的问题,用录像、录音、文字、照片等手段加大温州民歌资料的收集和留存工作力度;利用电台、电视台、网络、报纸等媒体积极传播温州民歌,引起社会各界对保护本土文化的重视等等。
2、在继承原生态《叮叮当》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使之与飞速发展的时代、与快节奏的生活节拍、与现代人的审美欣赏需求相适应。长期以来,一种“民歌不可能创作、创作便不是民歌”的传统观念禁锢了民歌创作者的思想,使他们在民歌创新方面顾虑重重。我们认为: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不创新,任何东西都不会进步,文化更是如此,因此传承民歌贵在创新。就拿《叮叮当》来说,温州几代文艺工作者一直不懈地对其进行艺术创新,使它至今仍保留在温州人的生活中百听不厌。如温州文艺工作者杨学荣在保留《叮叮当》的基础上,扩充了歌词,增加了一个辽阔的引子,创作了更为欢快和朝气蓬勃的新《叮叮当》;温籍着名作曲家郑小兵将原先只有14小节的《叮叮当》改编成300多小节的四部混声合唱曲,此曲荣获了全国群星奖银奖。其后,他还应温州市少艺校之约将混声合唱版《叮叮当》改编成童声合唱版。温籍歌手吴涤清重新演绎了时尚版本的《叮叮当》,在保留原曲悠扬明快的主旋律基础上,加入现代通俗音乐的许多流行元素,如电声、饶舌、动感强烈的背景节奏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雅俗共赏,被温州不同年龄层次观众所接受和喜爱。因此才说,只有在民族、历史、社会、文化转型中适应和实现转型的民族、地区的传统音乐,才有可能获得广阔的生存空间,并在不断的转型中变得越来越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