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高中音乐论文

指向“文化理解”学科核心素养 探索中国古代音乐教学新路径——谈“吟诵”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湖州实验中学 吴禄蕊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11-27

  摘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文化理解”列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文化理解”是指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途径,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中音乐艺术的人文内涵。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以高中音乐授课特点为切入点,以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古代音乐文化为目的,将“吟诵”这一极具中国传统人文内涵的艺术形式引入中国古代歌曲的鉴赏教学,从激活文化基因、启动音乐思维、提升文化自觉三个方面探究中国古代音乐教学新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化理解;吟诵;古代音乐;教学路径;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往往更喜欢现代音乐,而忽视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学生大多对中国古代音乐的语境和乐境表现出一片茫然,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理解也较为浅显,在这样的情况下,谈唤醒学生自身的音乐文化自觉似乎是“天方夜谭”。在笔者看来,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理解中国古代音乐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中记载:“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尊经阁记》中记载:“以言其歌咏性情之发焉,则谓之《诗》。”以上种种记述,皆可反映出古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以琴抚乐,以歌唱诗,用歌唱来教授其他文化科目。笔者在执教过程中不断思考一个问题:在基于“文化理解”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下,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将古代音乐文化扎根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并培育他们的音乐文化自觉呢?经过翻阅文献后发现,中国古代音乐与古诗词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密不可分的,由此笔者便产生了将“吟诵”引入高中音乐课堂的想法。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习中国古代音乐知识,又能让他们学到中华传统古诗词,使二者在音乐课堂中完美交融,岂不妙哉!按照这个思路,笔者制订了教学计划并开设了相关课程,达到了意料之外的教学效果,以下结合教学实践进行阐述。

  一、激活文化基因—“诵”

  朱自清曾说道:“吟诵诗文,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得到趣味或快感……这种趣味大概一部分在那字面上的影像上,一部分就在那七言韵律的音乐上。”这正好与中国吟诵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处:“兴发感动,一是作者之兴,二是读者之兴。”“字面上的影像”就是“作者之兴”,即作者在字里行间想要表达的内容;“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就是“读者之兴”,即读者在诵诗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地吟诵出音乐旋律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古代文人的诗词文赋是用唱、吟、诵等各种形式进行创作,这里的唱并非歌唱,而是吟诵,因为汉语本身就有声调,只是语言的声调和音乐的旋律节奏并不等同。(1)综上所述,可以说在华夏儿女的血液中流淌着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吟诵的潜在基因。在执教吟诵调《送元二使安西》的过程中,学生吟诵到“城”“轻”“青”“柳”“一”“西”“关”等字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摇头晃脑,抑或将有些字的字腔拖长或者缩短,这些现象都证明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就有潜在的、未经开发的传统文化基因。于是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笔者将“激活基因”放在首位,目的是先唤醒学生身体里沉睡的“吟唱基因”,为之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1

  (一)巧用平仄规律,学会抑扬顿挫

  即节奏要平长仄短,旋律要平直仄曲。节奏的平长仄短是指吟诵的节拍长短随诗句的平仄和音节而变化,只要按照这个节奏规律吟诵,就可以很快掌握诗词的节奏。在执教《送元二使安西》这一吟诵作品时,学生起初无法正确把握每个字的长短规律,但在学习了古代四声八调系统与平仄符号标识后,便能够很好地将每个字诵出来。如“▏”与“”表示仄声,发声较短;“-”与“—”表示平声,发声较长。

  旋律的平直仄曲是指平声字读起来声调比较直,不升不降或升降不明显,仄声字声调有明显的升降,这个规律让诗句更具抑扬变化的感觉。例如平声字不做变化,直直地诵出即可;仄声字可以加入一些前倚音进行变化。

  (二)巧用入声字,诵出切分音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入声字看作吟诵中的切分音,其一发即收、声调上扬,极富弹性又充满了力量。掌握了入声字,诵读起来就可以增加顿挫感,效果妙不可言。在《送元二使安西》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用“湖州话”来找出入声字,并用“”加以标识。诵读入声字时要做到短促、有力、稍加停顿,把握切分节奏的整体感觉。从课堂效果可以看出,入声字的诵读技巧还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想要吟,必先诵。语言是音乐的基础,想要上好带有吟诵的音乐课,就必须重视诵读。在学生的诵读练习活动中,巧用上文提出的两个方面的要求,严格按照其中的规律进行诵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练习诵读,可以为之后的“吟”打下基础,只有这个基础打得足够稳固,我们血液里潜在的“吟唱基因”才能被激活。

  二、启动音乐思维—“吟”

  激活了学生骨子里的“吟唱基因”之后,就可以正式进入第二环节—启动思维。这里所说的思维就是“吟”。王力先生曾经说过:“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吟’的。”

  (2)古诗词是音义结合体,不“吟”出来的话,就丧失了一半的灵魂。那“吟”是什么呢?“吟”与前面所阐述的“诵”不同。“吟”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吟咏”,可以进一步解释为“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诗文)”,更强调音乐性。这一环节旨在学生于“吟”的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理解力、感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吟唱的旋律是在诗句平仄的变化上产生的。起初,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稍显欠缺,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开口;二是学生对平仄规律掌握得还不牢固。之后,通过课前分小组完成平仄变化练习、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后让学生分享吟诵成果等策略,学生的“功力”逐步上了一个台阶。平仄的吟诵,要做到三个基本准则,即“平低仄高”“平长仄短”“平直仄曲”。图2为古代四声系统与现代四声系统的对比划分。

 1 2 3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