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利用音乐要素的艺术作用深化“音乐与人生”的课题
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是一种非具象的艺术。音乐的这种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空间。在本节课上,教师应充分利用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来深化音乐与人生的课题。比如,《草原放牧》中,开头一段速度为中板的引子,用圆号奏出了“小姐妹”的主导动机。随后是一个由低到高、由弱渐强的富于动感的经过句,琵琶再次奏出了速度为散板的“小姐妹”的主导动机。这段音乐力度由强到弱、由弱到强,速度由中板至散板,展现在听众面前的是内蒙古大草原一望无际、明朗而富有生机的景象,让人不禁联想到愉快又平静的生活画面。在这如此辽阔的草原上,“小姐妹”的形象由远而近。第一主题是四二拍,速度为小快板。这段旋律将“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而富有朝气的形象和勤劳放牧的情景表现得有声有色。而后主题经过变奏,节拍为八六拍,速度仍为小快板。将原主题那活泼的情绪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给人以载歌载舞的想象;第二主题是一段内蒙古长调色彩的抒情性旋律,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速度为行板,节拍变为四四拍。节奏的舒展与力度的变化,似是对内蒙古美丽而辽阔的草原进行着如歌的赞美,又似在描画草原人民的生活,让人不禁浮想联翩,油然而生赞美之情。鉴赏这段音乐,教师可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由此而启发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教师有意引导学生:“这段音乐不正表达的是人生平静状态下的幸福感受吗?”让学生自由体会他们各自在平静生活状态下的幸福感觉。
又如《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这段音乐的情绪和《草原放牧》有着鲜明的对比。如果《草原放牧》表现的是一种清新明朗的色彩的话,那么《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的色彩则是灰暗的。这段音乐通过丰富多变的强弱、和声、音色、力度、速度等的变化,将沙俄统治时期知识分子内心彷徨、苦闷、抗争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这段音乐时,可巧妙地利用力度的变化让学生体验强弱力量的对比以及情绪情感的跌宕起伏。引导学生感同身受俄国知识分子同苦难命运、灰暗生活斗争的勇气。鉴赏这段音乐,教师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引导他们体验在悲剧性的生活或人生经历中如何获得肯定生活的意志和抗争的力量。
再如《长江之歌》。这首歌曲采用单三部曲式写成四四拍。歌曲第一乐段节奏舒展流畅、起伏跌宕,给人以明朗而富有朝气的感觉。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开始部分低回婉转、细腻抒情。后半部分其旋律线层层推进,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使人产生了荡气回肠之感。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其情绪更加热情。整首歌曲旋律起伏跌宕、节奏舒展流畅、情绪高亢明朗、感情大气磅礴,让人不禁联想到长江那雄浑磅礴的气势和壮丽景象。鉴赏这段音乐,教师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滚滚长江从源头一路走来,由小而大、九曲回肠、跌宕起伏。其气势一发而不可收,这是一种生命力量的积蓄、能量的释放,让人不禁联想到人生的豪迈与激越。而歌曲的旋律犹如长江之水,无不显示出阳刚和壮美。教师可因势利导学生从中体验人生中潮起潮落、跌宕起伏的动态美。
通过对《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和《长江之歌》三首乐曲的赏析,使学生基本体验到三段音乐的情绪。从《草原放牧》的清新明朗到《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沉郁顿挫,再到《长江之歌》的慷慨雄浑。从三段音乐不同的节奏变化中,从旋律线的跌宕起伏中,从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音乐的审美体验中获得人生感悟:人生如乐,乐如人生。
参考文献
[1]郭秀芬.音乐鉴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金亚文.理解与实践高中音乐新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周海宏.通往幸福与成功的教育[J].音乐生活,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