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这是怎么了?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上课都没有一点思路?年年重复着同样的教学内容和过程,真想有所改变,却总是想不出创新的点子!”我常常这样埋怨自己,并把此类的苦恼向同行吐槽,没想到她们的回答异口同声:“对对对,我也是,这是常有的头疼事儿。”课后求证一些老前辈,他们说:“你这是到‘瓶颈期’了,要找到成因和解决的方向、方法,自然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啦!”
“瓶颈”一般用来形容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停滞不前的状态。在这个时期,发展速度变慢,长时间在原地打转,甚至感觉自己今不如昔。这个阶段就像瓶子的颈部一样是一个关口,再往上便是出口,如果不想办法解决,就有可能一直被困在此处。它又是一个高点,再提高会很难,要想突破,达到质的飞跃,就必须仔细琢磨、总结反思、刻苦钻研才行。基本上每一个人都会在工作中遇到“瓶颈期”,处在这个阶段并力求进步的人,往往比较困惑,又很渴望突破。
回想高中音乐鉴赏课开设多年,大多数音乐教师都在高一年级周而复始地教着重复的内容,无论是教与学,都会不同程度地陷入“瓶颈期”。要想克服它,原因不同,方法各异,须“对症下药”。因此我针对这个问题查找了许多相关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反思与研究,并付诸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想突破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瓶颈期”,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更新观念,找准目标,精心设计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教会他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方法。在这里,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供长久之需,如果想一直有鱼吃,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同样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会学生欣赏教材中的音乐作品不是目的,而是要让学生通过音乐课,学会鉴赏音乐的方法,建立正确的审美观,为在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拥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审美品位打下基础。
以前我总是把一堂课的内容安排得满满当当,竭尽所能用生动丰富的语言将音乐作品讲给学生听。由于知识“得来全不费工夫”,学生听进去的反而很少,由于内容过多,很多材料都是一带而过。一节课下来,学生全程都在“看热闹”,一切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完全缺乏独立体验思考的空间,课后真正留下深刻印象并掌握的音乐与知识技能并不多。这样的教学可以说是“费力不讨好”,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教育理念的陈旧与教学的盲目性。
后来我对高中新课改理念进行了重新解读,对目前使用的人音版《音乐鉴赏》教材重新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细化到每一个单元和章节,通过对编写意图的分析、学生学情的了解、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开发运用、教学评价的推敲等重新预设问题,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当面对一个新课题时,我会考虑:“哪些知识是学生已会的?怎样的自主探究方式他们有兴趣参与其中?如何设计问题能有效引领他们去理解音乐?用哪些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牢记音乐主题?如何引导学生找到解疑突破口并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逐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如在“柏辽兹与幻想交响曲”一课中,我首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病态的、敏感的、神经衰弱、狂热而富于想象力的青年音乐家,因失恋在绝望中吞服鸦片服毒自杀,因剂量过少而没有丧命,但他却产生了各种怪诞不经的幻想,在他昏睡的脑海中,他的感觉、情绪和记忆都变成了音乐的意象和乐思,他心爱的恋人在他看来也变成了一支乐曲,像固定乐思一样,到处都可以听到。”接下来设计了以下问题:“你们知道这位音乐家是谁吗?他会以怎样的音乐创作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恋情?这部‘自传体’的交响曲中包括哪些内容?如何为他心爱的恋人‘量身定做’一支乐曲?如果换作是你会选择用什么样的旋律、节奏、速度、乐器来表现她的魅力?听听作曲家用何种创作手法来表现美丽恋人的形象?曲中多次出现了这段‘固定乐思’有何用意?与其他的圆舞曲相比,《幻想交响曲》中的圆舞曲主题有何独特之美?如你们熟悉的《蓝色多瑙河》音乐一般,多年后你还能听出或哼出这美妙的主题旋律吗?你们知道柏辽兹在欧洲音乐史上有哪些独一无二的成就和贡献吗?”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被彻底激发,兴致勃勃地想探个究竟,整堂课也非常专心地进行聆听体验、思考探究,这些精心设计的问题贯穿课堂始终,一路有效地引领着学生主动参与思考,逐个解疑,寻找问题的答案。实践证明,他们在活跃的思维中切身体会到了《幻想交响曲》的艺术魅力,并被柏辽兹的真情与创作才华所感动。通过这样的教学,音乐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他们不仅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也自然而然地学到了鉴赏音乐的基本方法,培养了艺术审美与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