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论文

理解驱动下的殊途同归——对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文化理解”和逆向教学设计的教学探索

作者:天津市河东区太阳城学校  郝子睿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4-05-12

  在上文的思维导图中,“阶段一”设定的三个预期目标,与“阶段二”的任务设计思路是分别对应的。例如,音乐听觉上的辨析不能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口头形式,还可以用表格、学习任务单、听赏任务单,甚至乐评的形式,让不同目的的聆听和学唱,以可视化的方式成为评价的任务和成果。而要提升音乐和人的关系,以及音乐的社会作用这一文化理解素养,与其记住甚至背下作者国籍、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创作背景,倒不如打开思路,让学生对音乐的应用做出选择,营造现代社会下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一些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认真聆听的重要性。这种逆向思路的出发点就是“今天的学生需要什么,我讲什么”。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处于过渡期,但也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和评价能力。例如对“圆舞曲”这个大概念,教师的授课重点大多会围绕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这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难,毕竟他们在小学阶段早已学过。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三拍子音乐的强弱规律为“强弱弱”,那么反而容易将原本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变成了集中式的,更谈不上走进深度思维层面了。因此,笔者曾尝试让学生放开手脚,自己任选或者自设一种强弱规律(如强弱强等)。例如,带歌词视唱《青年友谊圆舞曲》的前八小节旋律,让学生分组讨论强拍在不同位置上时演唱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并提供一个记录多种可能性的表格,由学生简要写下自己的感受(如“√”和“×”,或一个★到五个★等最简单的符号)。这种尝试、探索、创造的过程,才是艺术教育可以宽容以待并鼓励生成的学习品质。这也同样是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艺术表现”出发,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试验和比较,在体验中巩固对“强弱弱”规律的理解。

  表1 

  笔者从这个表格的设计思路开始尝试,经过学习慢慢发现,完全可以将图形谱整合进表格,成为听赏记录单的一部分,让欣赏过程的可视化更具综合性。

  最后的思考角度则是根据所学对生活中出现的音乐场景进行判断。比如,花样滑冰素有“冰上芭蕾”的称号,每一场比赛下来,不光要看选手的技术展示和稳定发挥,选曲也至关重要。由于《溜冰圆舞 曲》中包含滑冰元素,所以笔者将其和《青年友谊圆舞曲》相结合,让学生在单元教学初期或者整个单元最后体验一把“音乐总监”,从中挑选出适合我国花滑选手参加比赛的作品,并说出理由。另外,随着学生音乐知识的巩固与提高,他们对圆舞曲的风格也有了一定把握,因此,笔者以抽盲盒的形式检验他们能否对教材之外的圆舞曲作品进行准确判断。例如,在《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这两首圆舞曲中掺杂《卡门序曲》《青春舞曲》等非圆舞曲作品以进行干扰。只有充满了挑战,学生才有收获感,才能克服一个个学习障碍,在未知中不断验证已知,这样更有利于音乐素养的巩固和提高。

  (三)安排教学活动

  待充分构思前两个步骤之后,教学活动便进入实操层面,以一种更加具体的方式“走”到学生面前。这一环节又名“设计教学计划与活动”,其为完成评价任务和实现预期目标提供了实践的平台。换言之,它是能让逆向设计自然无痕、流畅推动的一个“上下文”或背景。无论设计得有多好,方法有多新颖,评价工具有多先进,预期目标有多么贴近核心素养,最终还是离不开教师的具体讲授。从教学实践中教师也不难发现,在设计一节课的过程中,会迸发出越来越多的点子,因此课时内知识“超重”是非常常见的,这种现象一般是由教学活动安排不恰当所致。

  由此来看,划分学习活动的优先顺序格外重要,而且是完成评价任务和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一环。例如是先听赏作品,后讲解音乐特色及文化背景,还是先讲后听呢?对于“交响诗”这个概念,是要先讲清楚概念,在聆听和实践活动中一一验证,还是实践后再总结概念呢?难点放在什么位置上呢?在开头,中间,还是结尾处呢?实际上,很难有绝对的标准,尤其是文化理解素养,具体的实施还是主要依靠教师自身的底子和专业特长。众所周知,学生不能按一个标准来培养,也没有一个套路适用于所有学生。教师对于内容的具体展开需要充分打开思路,只有多尝试、多调整、多借鉴,才能找到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但总的方向还是有共性的,比如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水平等,因此平时要多注意学生的反馈和体验感受,以便调整优先顺序。

  例如“缤纷舞曲”这一单元,笔者想通过整个单元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圆舞曲的社会功能”,便将其细分为前后三个课时,埋下一条暗线,总体概括为“源头→传承→当今思考”的思路。(5)文化是人的精神和力量的外化形式,文化理解就是对人的理解,是人融入社会、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人获得生命意义的必经之路。以《青春友谊圆舞曲》为例,如果我们在学生会唱歌曲后,告诉他们要珍惜友谊、珍爱和平,那么这种思想上的“灌输”对他们来说会是生硬甚至不适的,毕竟学生能理解的或许单纯就是作品标题的文字含义。然而,圆舞曲从源头上讲是社交性舞曲,是聚会中调节气氛、获得愉快体验的音乐类型,其诞生场景或者历史语境,可以在第一课时中以“时空穿梭”的方式来了解,比如通过视频、图片资料让学生自己发现新鲜的元素(服装、场景、灯光、颜色,舞者和观众的表情等)。而在《溜冰圆舞曲》一课的听赏中,可以通过听辨节拍、速度等要素,或尝试画图形谱、打节奏型、模唱等方式感受音乐,体验舞曲的音乐元素。随着历史的演变,音乐也会发生变化,但其核心特征是不变的,学生把握住这个不变的共性,就会进一步加深对圆舞曲的体会。在第三课时中,笔者结合时事与学生生活中接触的作品,如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世界层面),或者中国作曲家的经典之作(外来音乐的中国化)。再比如学生都有交友的社交情感需要,圆舞曲可以成为其中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让学生学会珍视友谊,培养热情开朗的生活态度。学校音乐教育虽然不能让所有学生掌握一种换取物质资料的生存技能,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更强大、更自信的自我。

  理解的主体依旧是人,是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生命个体。从预期的结果出发思考教学这一角度来看,逆向设计是反向为学生铺好达到情感目标的道路,如果考虑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那么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性自不言而喻。由于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有限,很多角度和想法只停留在设想和完善阶段,同时对逆向教学甚至深度学习理论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还需进一步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不断修正和调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