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论文

初中生纵向聆听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

作者:浙江省苍南县民族中学 郑强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2-02-18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拥有良好的聆听习惯,不仅能获得情感体验,还能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带来深层次美的享受。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聆听习惯呢?笔者遵循音乐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

  表1 课堂观察:聆听场景音乐《穿越竹林》

  《穿越竹林》是电影《卧虎藏龙》中的一段场景音乐,选自“人音版”音乐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该音乐通过旋律、音色、节奏等多要素的交织,带给学生以听觉的冲击。笔者通过对拥有不同听觉习惯的两个班级进行课堂观察,发现学生的感受和表达截然不同(见表1)。

  以单线条为主的横向聆听模式使学生的听觉停留在音乐的表层及浅显的文字表达中,很难用音乐的语言表述内心的情感。多维的纵向聆听使学生关注到多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让听觉更加饱满,而且在聆听过程中,学生可以捕捉到使音乐情绪发生变化的关键要素,让情感的抒发更具音乐性。

  由此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美,还要多方位地引导他们感知节奏、音色、配器等带来的音乐美感。同时,培养学生的纵向聆听能力,使他们的音乐听觉能力达到最大化,能更深入地体验音乐的内在美。以下是笔者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探索中总结的关于培养纵向聆听能力的几点教学策略。

  一、育习惯,从单向思维到多维听觉的渗入引导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好的习惯是积久养成,而音乐纵向聆听习惯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要树立意识,并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纵向思维。

  (一)师先行

  教师首先要建立起纵向聆听习惯,特别是在备课时,不能陷入只聆听旋律的线性思维模式中。在大多数音乐作品中,旋律是最容易被捕捉到的显性要素,但旋律背后是否有影响音乐发展的特殊节奏或者配器等不容易被察觉到的隐性要素呢?这需要教师自身构建音乐纵向聆听的立体思维模式。

  (二)后引导

  当教师形成多维听觉习惯后,需要在课堂中慢慢引导学生,并向学生抛出直指纵向聆听的提问,在单向思维基础上关注音乐的更多层次。如,在“人音版”音乐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赛乃姆》一课的教学中,学生率先聆听到的音响便是富有维吾尔族特点的旋律。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如“是什么乐器用同一种节奏一直映衬着旋律出现”,便能很快让学生在聆听旋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节奏、音色等其他要素的作用。

  (三)生养成

  若学生已初步形成纵向聆听的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同一方式聆听不同的作品,使学生从单向思维过渡到多维听觉。长此以往,纵向聆听的习惯就会逐步养成。

  二、寻入口,从单一要素的感知到多层交织的深入体验

  音乐作品的产生过程,必然缺少不了音乐要素的支撑。学生在初步养成纵向聆听的习惯后,寻找纵向听觉的切入口就会尤为重要。在一首音乐作品的架构中,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作用。教师可围绕这些要素开展课堂活动设计,进行纵向听觉的深入体验和能力培养。

  (一)旋律可视化

  旋律作为音乐作品中的突出要素易被人们所记忆。在初中音乐课程中,很多作品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独立意义的旋律声部,它们相互对应、补充,形成复调型纵向结构。在教学中,教师在遵循听觉为先的基础上,可借用图谱形式将多个旋律性声部间的纵向结合关系呈现出来。

  在 《御风万里》 B乐段中,《黄河船夫曲》等四首民歌的旋律贯穿其中,待学生熟悉各个主题旋律后,可将学生分为三组。其中,A组学生随音乐感受《黄河船夫曲》的主题旋律,当双簧管第二遍吹奏《黄河船夫曲》的主题旋律时,圆号吹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旋律以对位的方式穿插进来。此时,B组学生可用手指画出《嘎达梅林》的旋律线条。

  当《黄河船夫曲》的旋律出现在《嘎达梅林》旋律的句尾时,《囊玛》的曲调又穿插进来。此时,C组学生可将《囊玛》的旋律线画出来,从而在听觉和视觉上构成三个独立的旋律纵向对位的排列结构。

 1 2 3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