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程音乐实际教学中导入中华民族乐器意义
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历史悠久,民族乐器当之无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一笔珍贵财富。在我国中学音乐学科欣赏课中,运用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能够对中学生体验音乐、理解音乐及展现音乐等方面的能力,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以种类丰富、独具民族特色而名扬海外。民歌与乐曲都是我国广大劳动人员智慧的结晶。我国早在古时候,人们唱歌的同时,运用自己的手拍击木头或身体、或者跺脚打出节拍来缓解不良情绪,有时还运用石头、木块、竹子、棒子等具有原始特色的简易劳动器具敲出节拍,然后配合着具有原始特色的舞蹈与歌曲以庆祝丰收、祭祀等方式进行。这种古代人民原始载歌载舞的方式,在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益稷》一书中有详细记载。在中学音乐学习欣赏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初中生在初中音乐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获得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增强中学生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及音乐进行学习的兴趣,继而对传统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乐器产生深入探究的兴趣,以此使我国中华传统民族乐器有崭新的开始与崭新的认识。
从人类身心发展角度来讲,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体与心灵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他们情感饱满,想象能力极为丰富,性格灵动活泼,对音乐展开欣赏的需求日渐强烈。中学音乐教师通过带动学生对音乐展开欣赏,使初中生亲身参与对中华传统乐曲的欣赏过程中,获得文化艺术审美方面的愉快体验,继而以此培育中学生优良的审美情趣与欣赏能力。初中音乐教师为了能够更加完美达成音乐教学任务和目的,在音乐课堂实际教学中,试着把中华传统民族乐器有序导入音乐课堂欣赏教学中,经过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努力实践,能够对初中生审美能力进行全面提升,还能够在培育及带动中学生理解、展现、感受音乐等能力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二、引导学生初步对民族传统乐器类型展开了解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乐器演奏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在初中阶段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关联的中华传统民族音乐及传统乐器的作品有许多,比如我国民间音乐中的吹打乐与丝竹,戏曲音乐中的京剧及其京胡演绎模式。可以运用多元化演奏方式,激励中学生以自身兴趣爱好和实际条件为出发点,在积极参与器乐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自身特长。所以,怎样在初中阶段音乐学科欣赏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进行深入探究、欣赏并认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的民族特色乐曲、乐器,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认真研究及探讨的课题。我国传统器乐通常有如下几种类型:
1. 弹拨器乐组有:
扬琴、柳琴、琵琶、三弦、大阮、中阮、古筝等。
2. 拉弦器乐组有:
二胡、高胡、中胡、革胡及倍革胡等。现今我国民族乐队演奏中,通常运用的是大提琴乐器,作为乐曲演奏中的低音器乐演绎部分。
3. 吹管器乐组有:
梆笛、曲笛、埙、笙(高音节、中音节、低音节)及唢呐(其中有高音节、中音节、低音节)等。
4. 打击器乐组有:
碰铃、堂鼓、排鼓及军鼓等。其中高胡乐器也叫作粤胡,最早在广州区域内流传甚广,目前已经在我国各地民族传统乐队组合中广为运用。高胡乐器声音较大,声音质量透彻清凉,音节穿透力极强,既可以演绎抒情、壮阔、舒缓的音乐节奏,又能够演绎轻松、明快的音乐专业技巧性质的音乐曲段,高胡乐器中的加花演奏技巧,非常具有民族音乐特色。
三、民族器乐应用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1. 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展示民族乐器魅力。
将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多媒体运用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是教育新课改理念具体实施与教学过程中的手段之一,教师通过相关视频的播放与介绍、图片实物的展示、语言文字的分析,能够把中华传统民族器乐在音乐课堂实际教学中向学生展现,直观化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比课本中空洞化、抽象化的语言文字解析,实效性会更为明显。初中音乐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预备好音乐教学知识内容,并且和语言文字互相融合。例如,初中音乐教师在向学生介绍拉弦类器乐的时候,可以先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再配合与之相应的器乐音质、音色方面的特点,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在音乐课堂实践学习过程中,认清并且学习不同类型的器乐名称,还能够有效提升中学生赏鉴器乐的辨识能力,并能够为辨识器乐、听取乐器等提供行之有效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