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论文

浅谈中小学合唱教学中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陈果果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1-11-19

  二是要做好备课,让学生学会“欣赏美”不只是单纯的了解歌曲的背景等等,‍‍还需要对歌曲背后的诸多‍‍因素来进行了解。在展开合唱教育之前首先吃透‍‍合唱歌曲‍‍,具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够更好地实施‍‍合唱教育‍‍。

  三是循序渐进,有计划地实施审美教育。教师应该主动了解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合唱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条件,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设计让学生们感兴趣的‍‍审美教育方式,‍‍在合唱影像资料选择上要重视多元性、全面性以及丰富性,因材施教,提供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效率。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评价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课堂‍‍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以学生为主题,‍培养学生“评价美”的能力。美国著名作曲家科普兰,‍‍曾经将音乐欣赏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美感阶段、表达阶段和纯音乐阶段。其中美感阶段是初始阶段,是体会音乐本身表达的基本含义;第二个阶段是了解作品情感和情绪,体会音乐的内在美;第三个阶段‍‍则是聆听它的旋律节奏和音色,学会在音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分析、鉴赏音乐作品。‍‍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基于这三个阶段进行审美教育:

  1.通过预习的方式‍‍让学生‍‍首先感知音乐‍‍本身的‍‍魅力,‍‍自行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创作意图以及作品的评价等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实施初始阶段的审美教育,也便于学生展开“评价”。

  2.在审美教育课堂上鼓励学生们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加强对‍‍歌曲的情感进行深入的分析,突破停留在表面的印象,体会音乐的艺术内涵。

  3.第三阶段则需要通过教师引导,‍‍‍‍从简单的歌曲着手开展歌曲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艺术见解,通过对音乐作品节奏快慢、旋律和声进行、歌曲结构等分析,学会从多种角度聆听、欣赏音乐,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评价美”的能力。

  四、结论

  合唱是集体主义音乐作品,‍‍只有‍‍准确把握‍‍作品中的‍‍美,才能够更好地表达出其中的内在情感,使得合唱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中小学合唱教学中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也非常具有必要性,而在具体的合唱审美培养中,则需要了解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循序渐进地展开音乐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郑思彬. 探寻中小学合唱教学对促进美育体系完善的价值[J].中国文艺家, 2019(9).

  [2]廖星露. 高校师范专业合唱指挥课程如何适应中小学合唱排练的改革探讨[J]. 明日风尚, 2019(24).

  [3]孙彤. 论音乐教育协同理论在中小学合唱教学中的运用[J]. 戏剧之家, 2019, 312(12):186.

  [4]董吉奕. 小学合唱教学中审美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 黄河之声, 2018, 000(018):97.

  [5]王倩倩. 小学合唱教学中审美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 000(001):89-89.

  [6]付珊珊. 探讨小学合唱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 2018, 004(011):9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