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新课程改革开展的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更加重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把握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我国初中目前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使得音乐欣赏的有效性不足,亟待相应的研究明确初中音乐课程的质量。本文从音乐欣赏有效性的角度对初中音乐教学进行相应的研究,旨在为新课标下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初中音乐欣赏是基于基础的音乐教育进行的现实实践活动,能够在应用一系列音乐理论与艺术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音乐和艺术的感悟能力,继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虽然目前我国初中音乐教育讲求一定的艺术性,但是如何通过一定的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音乐感,促进音乐教学与学习的过程还需要一定的实践探索。基于目前初中学校音乐欣赏课程的相关经验还不足,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没有充分发挥音乐欣赏教学的现实作用,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音乐课堂教学仍存在部分老师过于注重音乐课本中要求教唱的歌曲而忽略音乐赏歌曲的部分。下面主要列举一些忽视音乐鉴赏课教学的例子并加以论述:
1. 有些音乐老师在音乐教唱环节中占用课堂教学太多精力并在课堂最后几分钟将下一课时中的音乐鉴赏曲目让学生课堂听一遍不做任何引导与解读的方式草草结束;这部分音乐教师忽视了音乐鉴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果一个学生连基本的鉴赏音乐能力都没有,那么,这些学生嘴巴里所歌唱的旋律也是缺少对音乐理解、感悟和体验的,他们仅仅只是唱出旋律音高与节奏。在中学音乐课本中有很多音乐鉴赏内容是可以通过演唱或者演奏形式进一步向学生呈现的。如,一些器乐欣赏的曲目中教师不仅可以向学生说明创作动机以及情感、节奏、创作手法等,也可以有选择选取其中比较鲜明音乐主题旋律让学生采用唱谱、打节奏、划旋律线方式感受乐句的情绪,从而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音乐教师走进教室就跟学生介绍说“今天我们的音乐课是音乐鉴赏课,下面我们开始听音乐”,紧接着教师播一首又一首歌,最后竟发展成学生自由点歌而老师在讲台上负责播放歌曲的教学情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整个音乐课堂教学看似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课堂氛围也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变得越发活跃,但是这种欢呼雀跃下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鉴别优秀音乐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美”的看法还不够成熟,存在部分学生能可能因为喜欢某个明星就觉得他的音乐是最好听的,对真正优秀的经典的音乐审美感知存在一些偏差。因此,音乐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和水平。
3. 在音乐鉴赏课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语言讲解,缺少对听的感受,教学环节安排缺乏合理性,同时对教学重难点不够重视。教师在鉴赏《春节序曲》时,首先音乐老师向学生介绍了歌曲的创作背做了详细的介绍,紧接着又向学生介绍了管弦乐队的组成部分以及代表乐器,又占用部分时间向学生拓展民族管弦乐之后花了少许时间向学生介绍《春节序曲》结构,在课堂教学最后几分钟教师才完整地播放全曲。音乐教师没能在特定的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从乐曲的引子部分中体验出具有两个具有对比性质的音乐主题,也没能引导学生从其他乐段中体验旋律的节奏、强弱、旋律起伏以及乐器使用上感受作曲家的创作动机以及情感表达。这种教学方式脱离了音乐鉴赏的音乐性,对鉴赏音乐缺乏整体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完善音乐知识教学
现代音乐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而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积极求新、求变,旨在突出素质教育对初中生音乐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比如通过视频、播客进行教学辅助,能够通过对教学过程的重构,实现知识与思维的发散,将知识的吸收和利用体系变得更加灵活。比如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教科书和教学课件仅仅能够起到知识载体的作用,但是通过学习学生尚不能更好的体会到不同民族乐曲的差异,因而为了能够使学生面向实际应用环境,需要将“教”与“学”的过程辩证处理,通过以情境带入的方法给学生营造具有民族风情的教学环境,通过聆听感受不同民族音乐在曲调、演唱过程方面存在的差异,学生形成较为主观的印象,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知识性学习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