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论文

初中音乐歌唱教学方法探究

作者: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学校 马自敏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9-09-15

  [摘要]歌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与歌唱能力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初中音乐教师应重视歌唱教学,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对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反思与完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要注意方法引导,通过范唱、集体合唱、情感体验以及领会内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与热情,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让其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与力量,从而提高其歌唱能力,最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音乐;歌唱教学;方法

  歌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一部分,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与歌唱能力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与生理快速发育,反而不利于歌唱学习,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男生正处于变声期,歌唱效果不佳,从而打消了他们学习歌唱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初中生的心理开始变得敏感,更注重面子,担心自己唱得不好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从而降低了歌唱表现的兴趣与热情。除此之外,由于初中歌唱教学的内容大多为民族音乐或传统音乐,而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更喜欢唱流行音乐,对传统音乐的兴趣不大,因此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往往不佳。由此可见,初中歌唱教学并没有那么简单,对于教师而言,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反思与完善,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方能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一、注重范唱,掌握发音技巧

  范唱也就是“示范性演唱”,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教师强行要求其唱一首不熟悉的歌曲,他们必定会感到烦恼、焦虑,久而久之,便会对音乐课产生反感与抵触情绪。这样的话,教学效果不仅无法得到提高,还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主动范唱,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魅力与内涵,并从旋律、节奏中感受到歌曲中包含的感情,从而不断提高学习唱歌的兴趣与热情。

  有人曾经说过:“再多的语言表达,也比不上教师的一次范唱。”由此可见,范唱对学生学习新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果教师感觉自身唱得并不好,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细细感受歌中隐含的感情与力量。可以先让学生静静地在座位上张口默唱,当其表现与表达的欲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再让他们放声歌唱,以此促进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歌唱水平的不断提高。

  为提高学生学习歌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可以将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或经典歌曲作为范唱歌曲,但是要让他们了解发音技巧对一首歌的重要性。如在范唱梁静茹的《宁夏》这首歌曲时,歌曲中多次重复同样的歌词“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教师应特别让学生注意这点,感受相同歌词在不同节奏中的唱法。有了教师的范唱以后,学生便能很快掌握发音技巧,并认真地进行歌唱,从而提高学习新歌的效率。

  二、集体合唱,锻炼发音能力

  在初中歌唱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采取集体合唱的方式进行教学,以锻炼学生的发音能力。合唱对学生的音准、节奏感以及音色等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修正自己的音色,以不断提高歌唱合唱能力。如何对学生的音色进行统一呢?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从音乐的角度来看,打哈欠可以锻炼人的音色,因为在哈欠的过程中需要深呼气、深吸气,会发出“a”的音,发声位置是假声位置,因此可以先让学生打哈欠确定假声位置。(2)学生确定发出假声的位置以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仔细聆听火车进站时所发出的“u”的长音。唱歌必须有气息的支撑,有气息的歌声才会具有穿透力与感染力,但这种气息是一种具有技巧性的发音,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火车进站声音练习发长音。(3)教师在歌唱教学过程中应主动引导学生思考、想象,用心去唱歌,则发出的声音自然会与往日有所不同。(4)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均有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照顾一下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从而让学生实现共同进步。待学生的基本功已经扎实以后,教师可通过合唱来不断锻炼学生的发音能力,从而让其感受到歌唱的美好。

  三、情感体验,提升歌唱能力

  音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达形式,不仅能陶冶情操,还有利于提高人的艺术欣赏能力与审美能力。音乐是人们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方式,婉转的旋律能让人内心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或情感:或悲伤,或快乐,或孤单……教师想要提高歌唱教学的整体效果,就必须融入相应的情感,让学生在唱歌的时候能主动带着感情融入到歌曲的意境当中。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