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论音乐教育协同理论在中小学合唱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占德凤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4-04-13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教学已逐渐成为中小学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不仅可以舒展身心,有益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更符合当下“双减”背景下,为学生在学业紧张,舒缓压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小学的合唱教学中,开拓创新音乐教育协同理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合唱水平,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音乐教学注入新活力,开拓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细胞,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养,扎实打牢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培养音乐爱好和习惯,让音乐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中小学;合唱教学;

  1 引言

  中小学的合唱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音乐教学作为一门提高学生素养的学科,将会帮助学生在繁重的学科中,减少心理压力,锻炼自身的心智,获得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音乐学科是一门包容性强,具有与其他学科相互配合的特点,音乐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利用音乐抒发自我的情感,积极开发学生自身的空间想象力。本文将从“乐教育协同理论的含义,中小学合唱教学的现状和音乐教育协同理论在中小学合唱教学中的具体策略”进行探究。

  2 音乐教育协同理论的含义

  协同理论是研究一个系统内部各个小系统相互作用的学说规律,在教育界则成为教育指导理论。音乐教育协同理论是在系统化,理论化的指导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把音乐与思想,文化和学生的身心结合,创造出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在中小学的合唱教学课堂,恰当地运用音乐教育协同理论,有利于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学习之余,放松自身的压力,调节心理机制,从而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协同理论的核心理念是自发组织的原理,根据外界信息的变化进行调整,让无序的状态转变为有序的过程。在教育界,教师需要创造外在的驱动力,不断刺激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

  此外,通过深层次的多方交流,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互助能力,让学生在音乐合唱课堂上掌握与人相处的能力和技巧,锻炼学生的情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音乐合唱的课堂教学,深入学生的内心,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巧,学会如何与学生和谐相处,让学生在音乐合唱的队伍中找到是属于自己的存在感和归属感,学会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极面对生活中的磨难,拥有乐观的心态,在音乐合唱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3 中小学合唱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中小学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不被重视,由于大多是关注班级里有音乐才华的学生,普通的学生并不重视音乐的教育,一方面,教师的有针对性地挑选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另一方面是音乐教育并不被重视,常常被其他学科教学占用课堂。学校在配备的音乐教学设备不足,没有建立专业的音乐师资队伍,音乐教材的歌曲质量有待提高,教材歌曲的班级合唱需要进一步加强重视。音乐合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有力渠道,学生能够在练习合唱过程中发现自我,勇敢地面对挫折与磨难,更加坚定自己追逐梦想的信心。

  4 音乐教育协同理论在中小学合唱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4.1 开发教学内容,创建多样的教学方式

  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的模式单一,传统的音乐课,教师根据颁发的音乐教材歌曲,一节课或两节课教会学生唱一首歌,而且都是单人唱歌,没有注重合唱团体的组建。素质教育提倡下,音乐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收集经典的代表性作品,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一首曲子。新时代互联网时代,教师要学会利用多媒体视频和PPT的等教学道具,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掌握唱歌的技巧。

  教师要注重班级的整体音乐教学,把音乐教学与学科内部进行结合,让学生了解音乐理论,音乐的起源,不同国家之间音乐文化的差异性等方面,循序渐进,加强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创造力和艺术感受力,引导学生勇于说出对音乐的感悟,让学生敢于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感受音乐的热情和魅力,中小学的合唱教学为学生的丰富情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例如:教师在进行合唱排练过程中,排练前要教会学生读谱识曲能力,教师要充分准备具有代表性的曲谱,通过视频等媒体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律符号,接着锻炼学生对音律符号的掌握情况,通过排火车,讲故事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音律符号的识记力,增强学生的自主记忆意识,强化对音律符号的印象,让学生牢记于心。

  提高整体的合唱水平,识谱只是第一步,还要求把中小学的合唱教学与音乐鉴赏能力同步,有利于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自己唱歌的节奏,与整体合唱的节奏同步。教师要注重收集不同时期,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代表作品整理起来,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其中的区别,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头脑思维,深入了解内在的文化元素,丰富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自主去学习音乐世界的奇妙,感受音乐的美,真正感受到音乐合唱世界的魅力。

  4.2 因材施教,开拓学生的音乐知识面

  每个人的天赋都是独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是不一样的,除了极个别的音乐天才外,普通学生的音乐造诣需要教师根据自身成长的年龄阶段进行指导,如中小学音乐的处于启蒙阶段额儿歌和中学阶段的成熟,中小学生的自我独立意识开始凸显,强调自我思考。

  在音乐合唱的课堂上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起引导和促进作用,在音乐合唱的课堂,让学生敢于开口唱出来,收集齐全的教学素材,利用多媒体道具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背后的故事,吸引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不仅仅掌握音乐的歌唱技巧和音律,还有音乐的文化和历史渊源。例如:《少女的祈祷》这首曲子,教师利用视频展示时,事先介绍音乐作曲人的创作背景,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在播放时,注意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欢乐节奏,通过历史和中文让学生了解音乐的魅力。

  音乐是包容性极强的科目,需要语文的博大精深,数学的奇思妙想和英语的独特思维等方面进行结合,音乐学科需要与其他学科相互配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智商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音乐教育协同具体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可以开启人的智慧,对于偏科的学生是助力,音乐对于创造性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在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发散思维,因此,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商,有利于平衡学生的左右脑思考。二是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现今社会许多青少年患有严重的抑郁,身心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作息规律,这不是学生的焦虑更是家长和教师的焦虑。音乐教学让学生在张嘴,歌唱的过程中,通过气息调节,舒缓自身的压力,调整身心疲惫。学生通过长时间的坐着,保持一个动作,脊椎和眼耳口鼻都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通过腹部气息的调整,让长时间不动的肌肉得到放松,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