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是当中的重要部分,学生可以从中得到审美兴趣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健康发展也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从中,学生们的集体观念也会得到建立。但是,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对于音乐的教学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对合唱教学的质量也存在的影响。本文从实践出发,探寻当前音乐教学出现的问题,并且积极找到解决办法,从而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提高合唱教学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合唱能力;培养方法
引言
合唱教学很其他学科不同,它需要学生共同完成,学生通过合作,并且之间也要相互信任,渐渐地融合其中,才会展现最好的效果。音乐、演唱以及文学的共同结晶是合唱艺术,它所展现的魅力也是与众不同的。在小学的艺术教育中,合唱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基础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中,声音运用是重中之重,同时,还要给学生们灌输合作意识,不要特立独行,这也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地表达出来。
一、气息控制,科学训练
正确的气息控制对于音乐演唱来说是最重要的,正确的训练方式,可以将歌曲中真假声和音色都表现到极致。同时,音量的控制也同样重要,音量的控制可以通过腹部的感觉来得到,感受体力气息支点和动力在小腹的感觉,呼气时的小腹微小,横膈膜往上,保持吸气的状态,下肋在保持扩张的情况下慢慢的收缩,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感受到“气柱感”的存在,任何的演唱方式都是在不失去“气柱感”的前提下完成的,对于音量的大小,不是一味靠嗓音,是需要靠隔膜来控制气息的力度与幅度,从而进行合理的气息运用,这样可以是声音能大也能小,音量是需要合理运用的,“喊歌”的方式是错误的。对于训练学生们的气息和音量时,教师可以深入到生活之中,从学生们的呼吸习惯出发,慢慢的纠正和教学,对于接受能力较好的同学,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具体范例来进行教学,例如闻花香,吹蜡烛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和掌握正确的呼吸技能。一些简单的体育锻炼也是教学的一个方法,慢慢的增加学生的肺活量。教学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反复指导和练习可以让学生们更好掌握合唱的基本技能。
二、声音训练,循序渐进
对于学生的发声练习,教师应该先从柔和的,富有弹性的音节开始,对于学生的坏习惯要及时纠正,例如喊叫和喉音等习惯。同时,小学生的声带还是很脆弱的,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在教学真假音结合时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在唱高音时,由于学生的声带还是很柔软,所以,提倡和督促学生在进行高音时使用假音,这也避免了学生的声带收到伤害。在教师教学时,往往先以低声区为主,同时教学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训练后,学生可以熟练掌握低声练习的方法后,教师可以更加深层次一些,逐步向高音教学过渡。高音对于声带来说,很容易造成紧张的现象,这是因为声音越大呼气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此时学生必须打开喉咙,抬高软腾,用半音向上的方法,和“1u、to、lü位”的母音,轻声高位地寻找头腔共鸣位置,不断巩固、扩大音量。对于高音发音的音色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一定的圆润度和明亮度是需要具备的。
三、有序的音准训练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音乐教学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可以准确掌握音准,这也决定了合唱质量的程度。在进行音准训练时,老师一定不要只抓速度不抓质量,一定不要操之过急,音准都掌握不好的话,任何歌曲都没有办法展现到最好,所以教学是应该有计划,循序渐进的进行指导练习。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相关的音准练习:最开始应该教会学生辨单音, 之后是旋律音程, 当学生可以基本掌握,达到要求后(全体能进行轻声演唱, 能准确唱准音高)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对于二声部的和声练习可以共同训练,之后就继续进行辨单音和旋律音程的练习。
四、精心设计教学细节
(一)根据教学内容, 将教学环节进行优化
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该打破传统,让课堂生动有趣起来,这对于学生的积极情趣可有得到有效的激发,对于合唱教学来说,也有促进作用。课堂氛围是很重要的,让学生能够融入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一个“趣”字,让课堂生动起来,也让学生感受到合唱的魅力。比如, 教师在教学《我的祖家是歌乡》时,这首歌是高山族歌曲,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唱法,不管是对课堂还是学生来说都是有好处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让男生拍手、女生背唱, 之后在进行互换。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对于合唱中的难点可会鼓励学生进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