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风之(1908年4月27日-1986年1月26日),出生于江苏宜兴,中国二胡演奏者,中国音乐学院原副院长。
1923年,在苏州农业学校期间参加“同乐会”,演奏江南丝竹和民间小调。1929年,考入北平艺术学院,师从刘天华。1930年,在国立北平大学参加演出。1931年参加为九一八事变募捐演出。1933年,从北平大学毕业;同年,在日本举行音乐会;同年,与周少梅合作举办国乐音乐会;同年,在百代唱片录制《汉宫秋月》。1934年,在青岛举行国乐演奏会;同年,分别在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举办音乐会。1935年,参加刘天华遗作演奏会;同年,在北京举办演奏会。1936年,创作二胡独奏《长夜》。1945年,在北京亚斯礼堂参加庆祝抗战胜利演出。1946年,与管平湖、周希文在北京青年礼堂举办音乐会。
1949年,受周恩来邀请在北京饭店演出;同年,参加第一届文学艺术代表大会。1953年,参加第二届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演出。1954年,在上海、南京、广州、武汉、西安、沈阳、北京等地进行巡演。1957年,参加了纪念刘天华逝世二十五周年演出。1960年,参加招待比利时王后演出。1962年,台湾联谊演出;同年,到中南海演出。1964年,担任器乐系主任。1977年,参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五周年音乐会演出。1978年,赴沈阳、西安讲学演出。1979年,与美国小提琴演奏者耶胡迪·梅纽因交流演出。1986年1月26日,在北京逝世。
1915年至1923年,在家乡读书期间向村里帮工学习演奏竹笛和二胡。1923年9月,考入苏州农业学校,在校期间参加学生组织的“同乐会”,演奏江南丝竹和民间小调。1924年,结识刘天华的学生储师竹,并得到《病中吟》《月夜》两首乐曲的曲谱。
1927年8月,考入上海艺术大学音乐系;11月,考入国立音乐学院,成为该院第一届学生,主科琵琶专业,师从平湖派琵琶演奏者朱荇箐,副修钢琴,还向刘天华的学生吴伯超学习二胡。1929年9月,考入北平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刘天华主修小提琴,兼修二胡,副修琵琶与钢琴。
1930年4月,在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举行的第四次演奏会上,分别演奏了钢琴四手联弹、小提琴齐奏与二胡独奏四个节目。
1931年,经刘天华推荐,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国乐导师教授二胡;同年,参加为九一八事件募捐音乐会演出。
1933年7月,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毕业;同年,与丁铛合作在日本开音乐会,介绍二胡艺术;8月,与周少梅合作举办国乐音乐会;9月,正式到北京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1月,在百代唱片公司录制《汉宫秋月》。
1934年3月,在青岛举办个人国乐演奏会;9月,分别在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举办独奏音乐会。1935年5月,参加刘天华遗作演奏会演出;6月,在北京举办独奏音乐会;8月,被京华美术专科学院聘为副教授。
1936年1月,创作二胡独奏曲《长夜》。1937年8月,被北京女子文理学院以及京华美术专科学院分别聘为教授;同年,在燕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开设二胡学习班。
1938年4月,被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聘为教授。1945年,与管平湖、王君瑾在国子监组织民乐传习所;同年,在北京亚斯礼堂参加庆祝抗日胜利音乐会演出。
1946年4月,到解放区张家口“联大”音乐系执教;同年,与古琴演奏者管平湖、古筝演奏者周希文在北京青年礼堂举办音乐会;9月,在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院任教。
1948年,在天津河北师范学院任教。1949年,受到周恩来邀请,在北京饭店与各界知名人士欢聚;同年,参加第一届文学艺术代表大会。
1950年,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同时任教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音乐系;同年,录制了《汉宫秋月》《良宵》,这是建国后出版的第一张二胡唱片。
1953年9月,参加第二届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演出。1954年6月,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了蒋风之、周广仁、张权、楼乾贵独奏、独唱音乐会;同年,参加了文化部组织的中国民族民间古典音乐巡回演出团,在上海、南京、广州、武汉、西安、沈阳、北京等地进行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