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高中音乐课改

音乐欣赏课的一次尝试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流星之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逐步走进千家万户,电视机、收录机、影碟机已达到相当普及的程度。当前不少中小学生手中已经或多或少拥有一些自己所喜爱的音乐磁带、影碟。磁带的交流和欣赏也以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课余活动。作为音乐教师,如何通过音乐课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欣赏水平,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前不久,我安排了一节音乐欣赏课,并让同学走上讲台,将自己平时最喜爱的音乐作品录音带介绍给大家,并说一说该作品的特点、自己对该作品的理解等,受到了意外的欢迎,课堂效果很好。课堂上,一个同学介绍了法国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现代钢琴曲《命运》。他说:这首乐曲轻新、流畅,比交响乐《命运》好听。他认为改编过的钢琴独奏曲,因为配上了电声乐器,音色丰富,比单纯的钢琴独奏曲表现力强。另有一个同学介绍了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他说:我们全家都喜欢听民乐作品,尤其是二胡独奏。他认为《二泉映月》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也有不少同学喜欢现代的流行歌曲,尤其是西部劲歌和某些偶像歌星演唱的歌曲。它们分别介绍了《信天游》和《黄土高坡》一类歌曲,认为歌声高亢、豪放,使人感到无比新鲜、刺激;象孙悦、孙楠、李纹等歌手的歌曲,既有快节奏、跳跃的感觉,又有亲切感人的一面,特别适和年轻人的口味。课上还有同学推荐了广东音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及电视剧的插曲。在他们介绍之后,我就逐一的对这些乐曲进行简要的分析、讲述,并提出主观看法来分清正邪、美丑、良莠、高低,并讲解一些必要的技术知识。这样,四十分钟显得太短了,大家希望以后能继续安排这样的欣赏课。课后我想,现在的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小学生,他们看的多、听的多,加上社会环境影响,家庭影响,对音乐欣赏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教师如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对学生的爱好有所分析,这对他们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将起到很大的作用。看来当前的音乐教材还远不能满足学生这种要求。

音乐教育是美的教育。除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外,还应该强调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欣赏能力除了能辨别良莠、美丑、正邪之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音乐表现手法的认识,即音乐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它们是通过组成音乐的诸要素表现出来的。教师应灵活地、有意识的将这些知识结合具体的、同学们喜爱的音乐作品(包括流行音乐、摇滚以党),深入浅出地灌输给他们。让学生上讲台各抒己见,是一种诱发其兴趣的方法,而音乐教师的进一步阐述、因势利导,既有增长知识的因素又能让学生们感受和理解到美,进而学得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