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
[内容摘要]: 高中的音乐教师在实施音乐鉴赏模块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本文推翻传统观念,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重新界定分层标准,并且试从教学目标、内容、模式、方法、专业发展、评价等角度对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分层教学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中达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得到许多教师的青睐,因此,我也考虑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当中探讨一下这个方法。在考虑如何分层时,我发现传统的分层似乎并不适用于音乐学科。传统的分层往往以试卷考试的形式、用标准答案来划分谁是优生、谁是差生,甚至进行好班、差班的分班,这也许是科学学科所能使用的最好的方法,但对于艺术学科,却不一定成立,比如:有些具备艺术天分的学生偏偏就是差班的所谓差生;对艺术活动有着狂热的热情的有时并不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所谓优生中也有对美妙音乐呆若木鸡者;这一切说明对于音乐学科来说分层标准要区别于其他学科,而有本学科自己的标准。
如何对高中音乐鉴赏的学习进行分层界定呢?在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中已经将学生的发展从三个角度来设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将前两者合并简化,可以用“参与度”来粗略地衡量,音乐鉴赏的知识与技能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培养的是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可以用“参与度”与“审美能力”两项指标来划分如下:
优生:审美能力高、参与度高
中等生:审美能力高、参与度低
审美能力低、参与度高
差生:审美能力低、参与度低
此种分层方法打破了行政班好班、差班的概念,符合音乐学科特点;另外,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为教师要注意适当进行调整。
普通高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的第 2条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其中提到“要为具有音乐特长、对音乐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并且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还指出要“体现多样化及可选择性的特点。”这为音乐鉴赏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接下来,将探讨如何具体实施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分层教学:
一、学情分析
1、高中阶段的学生身体与心理都逐渐趋于成熟,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判断能力,个性特征相对较明显,个人喜好以及是否对音乐感兴趣或是否有特长都基本确定;因此,如果对所有的学生、班级都采取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势必会抹杀一部分学生的兴趣或是埋没了一部分学生的天分;
2、音乐教师通常负责整个年级的教学,学生人数较多、较杂,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此不能实行教学“一刀切”;比如: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学生,对这类学生如果还不停分析曲式结构、音乐要素,只会让他们更厌烦,只有区别对待,另想办法,才可以扭转局势;
3、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上来说,在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的原则下,鼓励开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开发与管理,音乐教师正可以在学校课程的开发中多动点脑筋,而分层教学正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通过课堂的分层教学引导优生参与到课余的探究、创作活动小组或是课外音乐艺术活动中来,最后形成相应的艺术课程;
二、实施策略
1、教学目标分层设定:我们确定教学目标,要根据新的课程目标,有层次、循序渐进地分别制定总体目标和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在新课标中已经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三方面详细阐述了课程目标,将其简化,分层教学的目标就是:差生能接受并喜爱音乐,基本能参与各种课堂音乐活动,掌握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具有初步鉴赏音乐的能力,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积极参与体验课堂各种音乐活动,能较好地掌握基础乐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鉴赏,具有一定的审美力;优生则要求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观,积极体验各种音乐活动,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创造性思维,具备较好的独立鉴赏以及演唱、演奏、创作等能力,创造性地完成学习活动;
2、教学内容分层选择:根据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班级的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的多少、深浅;优生参与度、注意力、理解力、判断力都较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增加内容,体现“多样化”与“选择性”,比如:可以选择的曲目安排多一点,对曲目的音乐要素、曲式结构与情感表达的关系等内容分析更深入,或是要求他们完成课外的资源收集整理、汇报等创造性探究活动;中等生可稍微降低难度;针对差生,情况也许正好相反,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不在于内容的多少,比如:只要求他们能安静地、用心地欣赏,在完成主要曲目的鉴赏之外可以讲述音乐家的背景故事,作品中的趣事吸引学生兴趣等;
3、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分层使用:针对优生,我会在体验、比较作品、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层层深入,关注点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上;对中等生不能忽略知识技能,但可就会设计更多好玩、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提升兴趣;而针对差生,鼓励为主,目的是培养兴趣,比如:在“绚丽的世界音乐-----歌唱篇”(花城版)这节,介绍到瑞典的约德尔山歌时,对优生我就会指导学生练习真假声转换的技能,并学唱其中的片段,对中等生,就会给学生听《孤独的牧羊人》来对比欣赏,能分辨其风格特点,基本能学得有点象就可以了,对差生多鼓励表扬,最低要求能用心听,并要求能说出其特点;
4、专业发展分层引导:在课堂上鼓励喜爱音乐或有音乐特长的学生继续选修其他模块或校本课程,努力引导、激发优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比如我校中加高中就开设钢琴小组、电声乐队等社团活动,为有音乐潜能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提高的平台,而这些学生也正是课堂参与最活跃、最积极、最能表现的;对中等生则尽力挖掘其潜能,让他在音乐领域也能慢慢自信起来;对差生则努力引导他能自愿地、用心地欣赏音乐;
5、教学评价分层推进:最后学分认定与教学评价是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平时的课堂各项活动,比如:对比判断不同音乐风格、描绘音乐中的情感、研究性成果汇报等都必须有一定的难易区分或者对活动的要求呈阶梯状;而终结性检测中,教师命题的立足点应以中、下层次学生为主,试题应有恰当的难度和区分度;统一试题要求,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及时分层反馈、矫正,不达标者再给予一次补考机会,并记上成绩。
三、反思:
6、分层教学让课堂更加有效率,但还不太完善,比如:教学内容浮动的度的掌握、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等还会有很多的问题,需要继续努力;
7、对优生的关注过多,对差生关注不够;
8、要注意课堂的参与度,争取不要有“阳光照不到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