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课改

论中学音乐学科课程改革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徐汇教育信息网》

一、音乐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是用音乐对人进行教育的简称。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国家篇》中写到:“音乐教育比其它教育都重要得多,节奏与乐调有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入,如果教育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他们也就因而美化。”音乐界有一句箴言:音乐的本质是科学,音乐的内容是哲学、音乐的表现是艺术,音乐的功能是教育。这一精辟的论说,阐明了音乐的内涵及其教育的真谛。我国音乐教育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早在四千多年前,孔子的“六艺”就把“乐”列入其中。事实上当婴儿一来到这个世界,他最早所接触到的艺术形式就是音乐,在轻轻拍着婴儿入睡的节拍中和母亲哼唱着催眠音调里,孩子的心灵就已经播下了美的种子,音乐这种美正在于它能拨响人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强烈共鸣。所以说,音乐最善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它把丰富的情感以形象思维的方式表达出来,它具有普通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崇高的一面,它能够放射出不可言喻的感化来。音乐的教育的功能有这些:陶冶情操,培养美德,消除疲劳,调节精神,丰富生活,增强意志,拓展心身,发展思维,提高智能,促进创造等等。音乐教育功能曾被中外许多教育家用大量的事实所证明。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音乐教育有它许多独特之处,音乐是用声音、时间、感情高度组合的听觉艺术。声音与时间是音乐的素材,在音乐教育上要注意辨别声音,掌握音准,发展听觉能力,培养内心节奏感的稳健性,强化时间观念。音乐是心声,直诉情感,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来改造人的情感,培养美感的。审美立美教育则是音乐教育固有的主体,本质与独特的美育任务。音乐教育涉及的知识甚为深广,它包括文学、哲学、美学、数学、声学、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史地学与教育学等。音乐教育丰富多彩、生机勃发、十分活跃,极为美妙,且易被人乐意接受,能寓教于乐。不用强迫,不用指令,人的爱好,个性、情感,均可从中得到自由舒展,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育人潜移默化方面其魅力不可抗拒,特别是对少年儿童将起着奠基和定型作用,让人终生受益,因此音乐教育有提高人的全面素质的特殊效益。

音乐学科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而且越来越被重视。但作为一门学科,不能孤立地去看它的重要性,而要把它溶到课程这个系统的领域来研究,它的开设,它的教材,它的课程设置和安排等等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基于这点我们首先要搞懂课程理论。

二、课程论的建立

要实现教育目的,进行具体的教学工作,首先要解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这就是课程与教材的问题。什么是课程?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份量和进程的总和关于课程的定义,课程研究的专家和学者的解释千差万别,莫衷一是,各种不同的解释反映了各自不同的课程观。一般而言,课程这个术语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含义。一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以及各种教学活动的内容、范围、份量和进程等。二是指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教学科目体系,如普通中学课程,中等师范学校课程。三是具体指一门教学科目(又称学科),如语文课、物理课、音乐课等。

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与级别的学校,课程是有所不同的。在对课程本质的认识,课程设置的标准,特别是在课程的结构等重要问题上出现了不同的主张。历史上的课程理论主要有两种。

1、学科课程论

学科课程论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订学校课程的理论。这种课程论由来已久。我国的孔子实际上就持这种主张,他将当时的文化典籍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科。清朝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有了义学,家塾的课程,教材:大约以看读写作四字为提纲;读熟书以跃其义理之根,看生书从扩其通变之趣,写字以观其用心之静躁,作文以验其养气之浅深。1901年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会奏变法自强第一疏里有这样一段话:童子八岁以上入蒙学,习识字、正语音,除“四书”必读外,“五经”五择读一二部。十二岁以上入小学校,习普通学,兼习“五经”十五岁以上入高等小学校,学行文法,学不策论词章,看中外详细地图,学较深算法至代数几何止,学较深绘图法,习中国历史大事,外国政治学术大略,习器具体操,兼习外国一国语言文字。到了民国初期教育,中学课程有修身、国文、英文、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理化、法制经济大意、军事大意、图画、体操。可见对学科为中心来编订学校课程的理论很早就有了。学科课程论认为,各门学科的逻辑体系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体质,要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就应当按照各门学科知识本身的体系来加以组织,编排课程。学科课程论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能使他们获得较系统的知识。但由于分科教学是人为的,容易忽视学科间的联系,容易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而对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等则很少加以考虑。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等著名教育家都是学科课程论的代表人物。

2、活动课程论

活动课程论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来设计课程。活动课程论的主要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领导者,他在课程问题上有许多十分精湛的论述,可以说影响了整整的一代人。在传统的课程观看来,课程就是目标的自身,课程就是内容的要求。而杜威并不承认这个观点,他认为课程是儿童获得的经验,是一种经验性的体验。他说:“学校不是记忆和考试的被动学习的场所,而应当是儿童兴趣十足地运营活动的社会生活的小社会”,……。杜威认为儿童有四个本能(1)语言和社会的本能与活动。(2)制作和建造的本能与活动。(3)研究和探索的本能与活动。(4)艺术的本能和活动。按照这四种本能去设计学校的教育活动,就是他的全部课程内容。在这样的课程观指导下,学校安排了大量的活动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如园艺、木工、金工、烹饪、缝纫、编织、营业等等。而那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则在活动之中展开,如语文、历史、数学等。活动课程论(即经验主义课程)强调儿童能力的发展,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强调普通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民国初,中国有不少学者赴美国留学,包括我国教育史上最出色的陶行知先生等在内,他们都曾师从杜威,也继承了杜威关于教育的很多观点。陶行知提出:学校即生活,生活即学校;社会即生活,生活即社会的观点。但是活动课程论过于强调儿童的实践与经验的获得,否定对儿童进行严格的智力训练,以儿童的一时的兴趣作为课程的出发点,造成了学生基础学力的下降。在这点上杜威的学说也引起了以后的课程学者的严厉批判。

学科课程论和活动课程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各有不足之处。于是,课程研究者们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案:综合课程和核心课程。前者降了有减少分科的优点外,还比较容易结合实际生活。综合课程可以说是学科课程的一种改进了的类型,它仍有学科课程的性质,但也存在:一个是教科书的编写,另一个问题是师资。后者核心课程既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也不主张以儿童为中心,而是主张以社会为中心。核心课程与活动课程一致的地方是师生共同规划,学习活动,研究学什么和做什么;不同的是核心课程以预先规定的教材为基本的教学资料。

这些课程论都有它的利弊,有待我们不断研究,探索,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课程问题将更为人们所重视,这样以课程和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课程论将发展起来。那么,目前我们的课程教材状况如何呢?

三、面临二十一世纪中小学课程教材的现状和问题

1、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因循的是应试教育的模式,为了追求高升学率、让学生从小就进行无休止的题海操练、考试、淘汰,为了少数儿个所谓的尖子,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陪绑。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忽视绝大多数学生的整体发展。而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是比较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认为,受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人要发展,就必须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因此,素质教育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办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尝试和成功的机会;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尽可能奠定今后发展的扎实基础:要求学生丰富多采的、富有个性的成长,使教育符合教育规律与人和成长规律。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这是李岚清副总理在他写的《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一文中对素质教育所提出的目标要求。为实现这个要求,要进行教育结构、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本文着重讲的是课程设置问题。而教材的选择和组织主要通过各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来体现的,它们是课程的两个具体结构形式。

2、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改革和建设的变化

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体现第一,打破了一套统编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解放以来,一直到90年代初期的几十年间,我国中小学均使用同一套统编教材,由于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同学校的教学水平存在着差异,全国使用同一套统编教材的做法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这次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打破了一纲一本的大统一的僵局,而出现了我国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新格局。它宣告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迈出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过渡的实质性一步。第二,中小学教材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编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一改过去为升学服务的方向,明确体现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而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指导思想。一改过去只注重“双基”的倾向,在注重“双基”的同时,也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着眼于因材施教,而向全体学生。第三,教材建设逐渐系列化。教科书的编者越来越重视教材的配套工作,每一套都配有教学参考书,并配上音像教材,教材建设系列化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教材配套工作日臻完善。第四,初步形成了编写、审查、选用、出版的教材建设体系。目前上述各个环节的运作已开始走上正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也在逐渐理顺。第五,引进了竞争机制,为促进教材质量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

3、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对教材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问题。国家的教育目标主要是通过教材来体现的,教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几代人的成长。但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其次是编写和审查问题。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也纷纷编写教材,他们不了解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情况,不了解教育的方针政策,所编教材缺乏特色,内容偏多,偏难,偏深,偏离了教学大纲,第三是教材的选用问题。教材的选用权没能掌握在懂教学的人手中,由长官主观决定选用什么教材或以本地利益为标准选用教材的现象仍然存在。第四是出版社发行问题。教材出版质量问题亟待解决,错误百出,校对不过关。

四、音乐学科课程教材改革

在第一部分里已论述了音乐的重要性,在中国,可以说有教育出现,就有乐教存在,音乐的育人作用受到高度重视。音乐教育是优化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这早已为教育家所肯定和教育实践所证实。而目前我们所用的课程教材太单调乏味,选材有重复也有脱离现实的。选用的歌曲都是过时的,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因而学生兴趣不大。另外配套的音响资料质量太差,有的根本没有。现在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一直都在试图与当代音乐缩小距离,现在音乐教育容易偏重古曲,而现在却是几乎人人都在听流行音乐。但教育界曾规定流行音乐不得进课堂。我认为中学生音乐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谓实践,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地去做。学校因此从两方面安排:一是课堂上,一是课外活动。课堂上的教学侧重三个领域:音乐实践、音乐欣赏音乐史学习。这三个领域中音乐实践是动态的,动态练习就是练唱。最初音乐课堂重点在于教学生识五线谱、进而教唱一些合唱曲目。这些曲目的选择尤其重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合唱的能力,而这能力就是通过参与排练与演出的经验,给学生一次次实践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水平,因此初中一、二年级建议开设合唱课。课堂上静态的学习就是欣赏音乐和上音乐史课,应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并以欣赏音乐为重点,可以介绍外国音乐史从巴赫到柴科夫斯基,也介绍中国音乐史,了解中国音乐,激发热爱中国的热情。学习历史是为了有助于理解音乐,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就很容易理解作者的一创作意图,从而更好地欣赏它。每讲到一位音乐家就把当时的时代介绍一下,然后讲音乐家的生平,播放他的代表作。通过欣赏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听清每个音符及其何时重复,还能听出不同乐器在配器法、力度、音区上的明显区别。教师同时教一些乐理知识,建议合唱课在初中一、二年级开设,初三年级就上音乐欣赏音乐史课,并介绍当前的流行音乐。

高中阶段开设课外活动或叫活动课,这课在中学应被看作是与正式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一种教育形式。可以采取学分制,每位学生在高中一年级时学会电子琴基本演奏方法,或学习其它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双簧管,打击乐器等,教师力量可从社会上聘用一些乐团演员,但以音乐教师为主。学乐器学生每星期上半小时或一小时的课,然后他们私下练习,学校里可组建管乐队,管弦乐队,室内合唱队或大的合唱团,经常参加各级演出与比赛,并开音乐会。从他们今后的生活中,你可以看到音乐始终围绕着他们。我们的国家应该做到中学音乐教育在整个中学教育甚至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大学选择学生时考学生的音乐成绩,就连一些公司也要雇用一些有音乐才能的人,因为这样的职员是活跃而富有创造力的。这些有利因素对中学音乐教育无疑是一个促进。

科学技术的惊人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技术革新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推动了社会的都市化和信息化。这种状况促使人们不得不采取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培养个体的信息选择能力,适应都市生活种种对应措施,因此人人都要接受终身教育,这样对课程教材就有新的要求,比如成人以前教育,成人期教育,老龄期教育等等,目前我国的课程改革还处在萌芽期,课程改革的研究既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理论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必须深入地去研究课程的理论,从大教育和高度去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我们必须前瞻21世纪10年代,20年代的时代挑战,从现在起有着力于提高中国教育界的课程理论素养与课程实施能力,我们期待着课程教材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