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大学音乐论文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高师音乐教育学科生态融合初探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张业茂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1-11-24

  高师音乐学科由于受软、硬件条件制约,学科内部竞争导致的发展不平衡,以及学科的分化与交叉融合所带来的双重压力,⑭ 在“双一流”建设及学科评估背景下,其“小而全”但“弱而不强”的学科群难以抗衡专业音乐院校的竞争。因此,谋求高师院校音乐学科的生存与发展,成为音乐教师教育生态良性发展的首要条件。

  (二)作为“教学科目”的高师音乐教育学科生态

  从“教学科目”角度来说,高师音乐教育学科主要是指高等师范院校围绕音乐教师教育所开设的所有课程或教学科目,其主要历经了以下几次大的变化。其中,1907 年3 月8 日颁布的《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中规定所授之学科为“修身、教育、国文、历史、地理、算术、格致、图画、家事、裁缝、手艺、音乐、体操”,“其教课程度,授单音歌复音歌及乐器之用法,并授以教授音乐之次序法则”。⑮ 首次框定了音乐师资培养教学科目的“三分模式”,即通识或公共类、专业类、教学法类。

  第一次大的变化发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2年11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系教学计划(草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高师音乐专业教学计划。⑯ 其中,教学科目基本按照四类划分:第一,公共课程类,又分为政治类课程、外语类课程、文化类课程、卫生与体育类课程。第二,教育课程类,开设心理学、教学、教育史、音乐教学法。第三,专业课程类,含理论与技能课程,其中专业理论科目有艺术概论、音乐理论(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作曲)、音乐名著,专业技能课程有声乐合唱(独唱、独唱与重唱、合唱)、器乐(钢琴、中乐队乐器、西乐队乐器、合奏)。第四,实践课程类,有文娱活动指导、音乐与唱歌实习、教育见习等。⑰

  这一四分模式,在1980 年3 月5 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四年制本科音乐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得到继承,但具体科目设置发生了较大变化。首先,通识类与教育类科目所占总学时比率明显减少。其次,专业类课程按照主修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设置,新设了声乐钢琴、器乐、理论作曲四个方向主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新增了民族民间音乐、外国音乐史、外国音乐作品欣赏、中国音乐史、形体与舞蹈五门专业必修课程。另外,实践类课程被削弱,艺术实践和教育见习时间设置不具体,教育实习为6 周并建议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此即第二次变化。

  第三次变化形成了“教学科目”的二分模式,且专业课程设置综合趋势明显。2004 年12 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同时下发了相关说明。《课程方案》把教学科目分为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类。为了推进专业课程的改革,2006 年11 月29 日,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⑱ 于2007 年在45 所相关院校的音乐院系作试点并随之在全国各校开始执行。《纲要》在“课程性质”中, 将12 门专业必修课分为主干课程(如声乐钢琴),基础课程(如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整合性基础课程(如乐理与视唱练耳、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合唱与指挥、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选择性必修课程(如中国乐器、外国乐器)。⑲

  这种二分模式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公共课程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第二,专业科目设置变化明显。由原来的专业主修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变为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地方和学校课程三类。其中,专业必修课程包括: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乐理与视唱练耳、乐器演奏(中外乐器各一种)、声乐钢琴(含歌曲伴奏)、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音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民族音乐、合唱与指挥、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其中限选课程分为三组,每组必选修一门:歌曲写作与改编/小型乐队编配;合奏与指挥/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艺术概论/音乐美学基础等课程。任选课程由专业任选课程及教育、美育、文史哲、文理渗透类课程两部分组成。专业任选课程又分为音乐学与作曲技法理论类课程、音乐教育与音乐科技类课程、音乐表演类课程三组;教育、文史哲、文理渗透类、美育课程又分为教育、文史哲、文理渗透类与美育及其他艺术类课程两组。地方和学校课程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课程。第三,对艺术实践、教学实践及教育教学类课程不够重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