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高中音乐论文

浅析传统民歌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教与学——以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中“多彩的民歌”为例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黄小艺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4-11-04

  摘要:音乐鉴赏是美育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新课标的实施要求鉴赏教学提高对优秀传统民歌的理解和审美。高中课堂是普及传统民歌的重要阵地,但传统民歌目前在高中学段的教学存在困境,受学生冷落的现象普遍,大众对于传统民歌的认识常被潮流的通俗音乐淹没。本文着眼于该教学现状,结合高中人音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内容,通过文献法、调查法、案例分析等方法探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传统民歌的教与学,分析民歌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阶段与过程,优化教学策略,探索推陈出新的突破性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与学;传统民歌;聆听;鉴赏;传承

  一、重视传统民歌在鉴赏中教与学的原因

  1. 传统民歌在高中学段的教学现状

  传统民歌以多样化的体裁、丰富的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其起源和音乐的历史一样久远,与人类的社会实践关系密切,反映生产和生活,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珍品[1]。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变更,借助多媒体发展的电子音乐、流行音乐等通俗音乐因其歌词易懂、节奏富于动感、旋律易于传唱的特点广为流传,风靡于青少年群体,一跃成为音乐新潮。同时,对于西洋古典音乐的“洋气”潮流也受到盲目跟风。该现状使得我国传统民歌作品在音乐教育中不被重视,普及受阻,学生对民间传统音乐产生距离感,从而对课堂鉴赏的民歌作品产生排斥心理。

  2. 传统民歌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意义

  (1)现实意义

  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民歌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宝贵财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同时也影响生活,是重要的社会人文素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传统民歌的学习,学生可以从音乐发展的角度认识社会。通过了解不同地域风格的多元化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地域文化差异,提升审美情趣,从不同的角度去赏析和评价传统民歌,以丰富的文化为内涵,拓宽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

  (2)理论意义

  文章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理论依据,以本学期参加福州市部分中学音乐课程的实习调查为实践经验,结合教育部制定的政策方针,对新课改下高中音乐学科民歌鉴赏教学在实施策略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议,优化具体教与学的设计方案,望能对当前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的传统民歌教学贡献力量。

  二、如何在高中民歌鉴赏中实现传统民歌的有效教学

  1. 拉近传统民歌与学生间的距离

  2020年由毛不易演唱的《一荤一素》火遍全网,从中的“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改编自东北民歌《摇篮曲》,由于歌手小时候听妈妈哼唱《摇篮曲》长大,因此在民谣中加入母亲的影子,表达对母亲的思念,这同时也拉近了民歌与听众的距离。现如今许多优秀音乐人将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歌进行连接创作,在推陈出新同时赋予其民谣之称。这一新风格既有流行音乐中“接地气”的元素,又包含传统民歌鲜明的地域性风格。

  2010年的《忐忑》是最早在网络上刮起的民族风,民间艺人与专业音乐人相互汲取精华,以新奇的表演方式将这一民族风热潮带入大众音乐事业。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但在演绎上突破了传统民歌的演绎方式,既带有新音乐的风格,又不乏传统民歌元素,是将民歌与流行乐连接的典范。这种方式给教学带来了启发,在传统民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对传统民歌进行演绎[2]。因此,在教学中将流行音乐与民歌进行有机衔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民歌作品的积极性,唯有让学生在心理层面产生兴趣、兴奋感,才能深入教学内容本身,实现民歌教学效果的突破。

  2. 丰富体验通道

  (1)初听阶段建立主观情感体验

  传统民歌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建立在表达情感的基础上,是民族情感的体现。以聆听为主的鉴赏教学中,应当首先引导学生主动体验歌曲情感,以感知为中心,建立主观情感体验,这是赏析阶段的最初过程。现如今有部分教师在初听的阶段加入了许多解说,形成一边聆听一边讲解的模式,这是不利于学生建立主观情感体验的做法,学生会在聆听过程中形成依赖教师讲解的习惯。初听过程,不仅是对传统民歌内涵的体验过程,更是主观情感与其交流的过程。切莫将音乐要素作为一个独立的任务进行机械地互动问答,过分细化的教学导致最终偏离了音乐本身的轨道,这样的音乐课也就失去了其作为艺术课程的目的了[3]。

  (2)“闻花识香”—重视风格体验

  受地理条件、生活习俗、审美理念、传统文化、语言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各民族或地域性传统民歌在其内容、音调、曲式结构、音乐特点、演唱形式等方面会表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特征,这种特征就是该民族或地区的音乐风格[4]。中华民族地域分布广,其中部分民族风格会与所在地区的地方风格相互交融[5]。对于风格,教师不必用精细的言语进行表述,而或形成一套体系,根据地域对号入座[6]。在教学中,仍是以聆听、产生感知体验为主。例如《茉莉花》这曲民歌小调,有江苏、河北、东北三个不同地区的版本,其题材和词义基本相同,但在聆听过程中便可发现其风格迥异,形态变化较多,有各自的地方性特色。既有温婉柔美的江南风格,也有引入地方戏剧的特色,还有北方民歌小调的豪爽直率。许多学生经过聆听对比后都能总结出“南柔北刚”的南北方地域性风格差异,通过多次感知体验逐步细化形成风格差异的因素,可令学生主动打开音乐视野,分析地理、文化、审美、语言与地方性风格之间的关联。

  3. 扎根文化—铺就民歌文化脉络,建构教与学音乐课堂

  文化是每个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灵魂与根基,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这同样是我们传承发扬传统民歌的有效方式。一个民族音乐的内涵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因为有了文化这片沃土,传统民歌才得以形成其独具特色的风格。因此,在高中鉴赏教学中,对民歌文化背景的了解至关重要,我们要扎根文化,用心提炼其灵魂。但在这一阶段过程中,不是单纯进行历史或是地理知识的灌溉,教师的讲解切莫枯燥、机械,而是能通过文化背景聚焦民歌本体的学习过程。

  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都有着独特的特点,越是有典型特色的地域特点,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音乐的共鸣也就愈加深刻。例如在赏析云南民歌时可以通过讲述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聚居民俗,抑或是通过著名的历史故事抓住学生的好奇点与兴趣点,以活泼的互动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人文意境,将文化背景作为课程的“引子”,从而铺垫民歌教学。要避免“头重脚轻”的教学方式,因为它并不是课程的重头戏,而是赋予民歌鉴赏的深度与意蕴,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促使学生了解民歌、走近民歌、喜爱民歌。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