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高中音乐论文

论“生动”与“深度”——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效果分析与教学策略探索

作者:李阳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李阳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4-01-10

  笔者近来一直在教学实践中思考, 如何使学生既能轻轻松松地享受音乐, 又能深刻地认识音乐、理解音乐呢?教学效果是教师综合能力与水平的反映, 是衡量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终极标准。那么, 上好一节课的标准又是什么?笔者认为,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程度,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同学之间是否存在合作精神, 以及对问题探究的深度;从教师的角度来说, 则要注重课堂中是否依据课程标准施教, 是否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是否体现了艺术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此外,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否亲切自然, 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最终有没有得到发展和提高均是考量的标准。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深刻地感受到, 想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其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生动”与“深度”两个方面。鱼与熊掌, 孰轻孰重, 可不可以兼得, 只能在教学中不断地去探索。

  一、“生动”不等于“空洞”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 也是欣赏音乐最好的老师。想让音乐课上得很生动,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师为此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 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 通过歌唱、表演、舞蹈、创作等手段来理解作品。但一些教师简单地认为, 只要让学生“动”起来, 就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原则, 这样的课堂就是生动的, 却没有想过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真正得到了什么, 也没有在实践活动后去分析、思考。例如, 有位教师在上“少数民族歌曲”这一课时, 把这节课的内容设计在一个表格里, 分成西藏、新疆、内蒙古三大块, 让学生一项项地来填满它。教学内容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 有风土人情、代表曲目、常用乐器、风格相近的通俗歌曲等。教师先让学生欣赏蒙古族歌曲, 之后简单介绍马头琴, 接着把重点放在了与学生讨论内蒙古的风土人情、通俗歌手方面。学生的兴致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有的说内蒙古的手把肉很好吃, 骑马也很好玩;有的说《射雕英雄传》非常好看, 里面还有射大雕的情节, 于是就和旁边的同学讨论起射箭的方法来。提到蒙古族歌手, 大家都知道腾格尔, 有个男生自告奋勇地唱起了《天堂》, 在全班同学的起哄声中表演了一番。唱过之后, 教师也不做评价, 就这样按部就班地将西藏、新疆也讨论了一遍。这节课表面看似非常“生动”,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可是对于要欣赏的乐曲, 学生只是粗略地听了一遍, 与其相关的音乐知识也一点都没学到, 音乐与情感的共鸣和音乐的审美体验更是无从获得了。

  可见, 在课堂上盲目地追求“生动”, 只会导致教学内容的本末倒置。音乐教学的重点在于揭示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而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任何激趣的手段都不应偏离这个中心内容。试想, 如果这位教师重新设计一下表格, 先以播放课件的形式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观赏内蒙古的风土人情, 再问学生:“你们知道的歌曲中有没有这种风格的?”学生会列举很多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通俗歌曲。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唱一唱, 再分析一下这首通俗歌曲与传统的蒙古族民歌的异同之外;感受一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在其中的作用;还可以了解一下蒙古族的舞蹈, 并模仿动作跳一跳。学会动作后全班同学都可以参与进来, 配上音乐围在一起跳起来。在轻歌曼舞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草原的气息, 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蒙古族音乐的风格。因此, 音乐教师只有细心地研读课程标准, 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把握得当, 才能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活动, 在此基础上的“生动”才能焕发出光彩来。

  二、“深度”不等于“枯燥”

  音乐鉴赏是鉴赏者对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 从而获得由浅入深的情感体验的审美过程。因此, 在教学中, 音乐教师既要让学生得到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美的享受, 又要让学生受到思想、认识、情操、道德等方面的教益。为了深层次地理解音乐, 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认识音乐, 包括节奏、节拍、音色等知识;其次要让学生认识音乐的历史, 并了解音乐的作用。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强调对乐曲的深入理解, 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如果学生在音乐课中感觉到很“累”, 那么即使让学生学到再多的音符, 了解到再多的历史, 这堂音乐课最终还是失败的。例如有位教师在上《梁祝》这一课时, 为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就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来“拆解”《梁祝》。教师首先介绍了一下《梁祝》的故事梗概, 然后按照多媒体屏幕上呈现的奏鸣曲式图示来分段解释乐曲, 期间只有讲到爱情主题时让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了一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很多需要讨论的问题, 如:“爱情主题反映了怎样的情景?”“抗婚表现了《梁祝》怎样的思想情感?”“人们怎样看待《梁祝》?”当学生研究好这些问题后, 教师又通过幻灯片, 结合音乐分析各段主题旋律的节奏、音色、速度、力度及表达的思想内涵。整节课下来, 许多同学都是哈欠连天,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音乐教师想要追求“深度”, 必须花费工夫精心设计教学, 力求让学生在“玩”中学。《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年版) 》指出:“音乐课程各模块教学, 通过聆听、歌唱、演奏、编创及综合艺术表演等多种实践活动得以实施。对音乐实践的突出强调, 应贯穿全部音乐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 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在提升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能力的同时, 增强艺术表现能力。”(1)教师能否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来理解音乐呢?大多数学生应该都了解“梁祝”这个传说, 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 了解故事情节, 有分工地了解奏鸣曲式图的各部分内容。在上课时由学生来叙述它的故事梗概, 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做补充。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了解了作品的曲式结构, 同时了解并感受乐曲中主要乐器—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和大管的音色。班级里有个女生会拉小提琴, 就现场演奏了一段“爱情主题”, 然后对比大提琴演奏的乐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提琴与大提琴这两个“同一家族”的乐器, 音色上的对比分别代表了故事中谁的形象?接着, 教师带领学生感受了主要由长笛、大管演奏的乐段, 并联想它们代表的形象。学生在感受乐器音色的过程中逐渐熟悉乐曲的各音乐主题, 在演唱各个音乐主题的过程中, 分析其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的特点, 理解音乐的内涵, 进而欣赏全曲, 陶醉其中。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学”牵引着教师的“教”。首先, 学生对这首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 进而产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其次, 学生选择了音乐表现最为直接的方式, 将音乐主题演唱出来;最后, 教师“附和”着学生, 在演唱、演奏中与学生共同分析作品的内涵。这样的学习定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有所感悟。在课后, 他们的学习效果便凸显出来, 经常会有学生以“梁祝”为题材, 在校园艺术节中表演。这样的课堂哪个学生会不喜欢?这样的教学意义非同一般:它能使上进的学生有满足感, 令厌学的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的感化, 审美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