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体现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转变教学手段,坚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来开展授课,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来迎合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而要想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得要求教师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教师自己定位也要有清晰的认知,合理引导和指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升音乐鉴赏学习的热情,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在以往教学工作中教师会罗列出各种作品让学生欣赏,却忽略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随之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随之减少,影响了创新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应在后续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学生自身情感的体现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调动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来深入融入到音乐鉴赏环节中。
例如,在学习鉴赏“西欧民间音乐”这一内容时,一般外国作品对于先生而言比较陌生,所以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之前先为学生收集和西欧音乐相关的故事,然后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再合理挑选出自身认为精彩的故事情节或者优美的旋律片段,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学习和创作。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歌曲的背景,通过这种手段来赋予学生更多主动权和自主权,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全面掌握知识重点的同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1]。
(三)创新优化学习内容,提升鉴赏热情
教师应优化完善学习内容,提升鉴赏热情,确保学生形成良好创新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音乐鉴赏的教学目标逐渐淡化了重点内容以及音乐背景的系统学习,逐渐给予教师一定自主权,使其能够依据教学计划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科学制定教学目标,音乐鉴赏教学的节奏也逐渐发生变化。教师并非单纯注重讲解各重点内容,而更加关注为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对于音乐鉴赏来说,不仅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会陶冶学生情操,显著提升其创新能力,这是音乐鉴赏学科和其他学科是存在的主要差异。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各种享受以及价值,促使学生主动接受和理解音乐,提升自身高雅志趣。
例如,教师要积极定期组织各种音乐鉴赏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并让学生对课本中的音乐作品开展配乐朗诵以及合理改编,为了拓展教学内容,教师业应为学生各种学生喜欢的音乐作品或让学生欣赏影视类的音乐以及电影,通过创设良好教学环境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以此来确保学生形成良好创新能力。
三、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对策
(一)创设良好教学氛围,开展互动教学
为实现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教师要创设良好教学氛围,开展互动教学。音乐教学是进行交往以及情感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实现在音乐教学以及实践活动中把音乐当作媒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群体意识以及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像在音乐鉴赏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合作以及演唱各种音乐作品,采用多样化活动让学生全面地融入到学生群体当中,逐渐淡化自我意识,形成群体意识。
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鉴赏“民乐器乐”这一内容时,应在实际的授课之前为学生准备各种打击乐器,像鼓、锣等,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演奏。在鉴赏“戏曲”的内容时,教师要提前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内容,像“智斗”,让学生观看完后并落实模仿以及演唱经典段落。在带领学生鉴赏“民间歌舞乐”的内容时,教师要善于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跟随着节奏来做出各种舞蹈动作。所以说,当教师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景时,会把各种音乐旋律融入到课堂当中,实现让学生和其他人共同交流配合,加强体验,通过这种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健康成长。
(二)采用多样教学手段,采用“听”模式
针对以往教学手段的探究,教师在音乐鉴赏工作中一般都会先把音乐作品的背景以及特点等各抽象内容收集,并对学生完成讲解,再进一步让学生通过听以及欣赏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但是不可否认,在这一教学背景下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被局限。而落实通过创新性的“听”来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挖掘音乐鉴赏作品的内涵,会促使学生不仅能听、会听,还会落实创新性的“听”,实现在“听”中来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对于各种音乐作品来说,都会有着各种情感表达,实现通过旋律、节拍以及节奏来表达出作者情感,落实和倾听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