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论文

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作者: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学校 尹雷燕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2-10-08

  摘要:音乐欣赏是促使人的思维发展的钥匙,是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活动,在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方面,有其独特的功能。在音乐课的教学中,除了教唱教学、欣赏教学,还有一种是情感教学。情感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授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放入其中,感受音乐带来的无限美好。没有情感的音乐不是音乐,打动不了人,观众不能理解作品的含义,那这个音乐作品就是失败的。音乐教师必须运用情感教学,使学生随着音乐的波动真正地融入其中,喜欢音乐,爱上音乐。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审美;思维;想象力;

  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景,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对音乐欣赏产生一种积极的心态,形成热爱音乐、向往音乐的持久稳定的情感。使学生在体验、感悟他人情感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进行二度创作,把自己的情感再表现出来,真正地理解音乐作品内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察思维能力

  1.抓住学生的审美心理,从实际情况出发

  从心理学上来说,初中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认识是从幼稚转向成熟的发展阶段,由于初中学生知识量不断增加,学生在审美方面有着自己的喜爱偏好,审美并不是先天就能具备的能力,而是后天无意识地文化熏陶和不断地学习得出的结果。

  2.教师在初中音乐课情感教育中的重要性

  初中音乐课本中《船工号子》是一首劳动号子,当作为欣赏课程来教授时,笔者采用的方法是:第一,先让学生用耳朵听这首歌曲的旋律;第二,让学生发表听完歌曲后的感受;第三,结合书本里的歌词谈谈自己的体会。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得出的答案也就不一样,初中学生有着一定的知识量,审美心理十分活跃,对音乐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提供音乐作品《船工号子》的实际音响效果、教师的范唱和伴奏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音乐审美。在借助媒介的基础上,教师也应该在展现自己的形体动作、教学语言及组织教学手段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使它们同时能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审美对象。音乐课是艺术课程,教师在这方面应该对自己提出超过其他上课方式更高的水平要求。

  二、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感受能力

  1.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才是最主要的参与者和感受者。教师要组织学生投入到音乐表达和体会中,教学的每一个过程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只有在参与的基础上,才能保证音乐感受的产生和巩固。

  2.注重感受性的加强

  注重感受性有助于发展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也符合初中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空间思维发展的趋势。

  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受的过程,就比如在歌曲《西风的话》教学中,学生听完整首曲子再回答教师的提问时,这说明学生正在感受着音乐带给他的感想,极力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感受能力很强。很快就能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并能联想到其他的事物。这也能让教师在写好教学教案的过程中,改变教学的方式,把课上得生动和完美,同时与学生在音乐的情感和感受中互相融合,产生共鸣。

  三、如何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笔者还记得有位名人这样说过,没有想象的人生很寂寞,没有音乐想象的人生便更加寂寞和苍白。以《船工号子》欣赏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容,运用多媒体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等,再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图片想象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既让学生了解歌曲大意,又让学生学到了关于船工劳动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船工的劳动展开其他的想象,试想一下还能联想到什么,笔者相信学生们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当学生在听一首曲子的时候,如果学生的欣赏能力较低,这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用语言描述或者做舞蹈动作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随着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逐步提高,教师的语言要不断地减少,这样发挥学生更多自己的想象。展开想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地理解音乐,而不是教师强制带入,强制学习是不会达到音乐教育效果的。初中学生有一定的知识量,有自己的见解,所以教师不要过多地抑制学生的想象力,要多听听学生的想法,教师也会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共同进步。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