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论文

关注合唱教学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作者: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屠园实验学校 臧翔翔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2-08-26

  二、在合唱训练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合唱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在每一次训练前都要明确训练的目的。音乐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音乐艺术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关注核心素养的时代,教师更要明确这一目标的践行方法或实施策略。合唱教学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同时也是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排练合唱曲目时,为达到综合素养培养的目的,教师可以参考以下策略。

  1. 关注曲目选择的代表性与目的性

  为了更好地实现合唱训练的目的,曲目的选择是关键。这将关系到合唱过程是否真正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在选择曲目时切忌盲目,教师需要考虑曲目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学生将会懂得什么,又将获得怎样的审美体验等问题;此外,曲目的旋律一定要优美动听,否则可能会因学生不喜欢或参与度不高而使合唱走向一个敷衍了事的结局,更无法起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可以选择《满江红》《黄河大合唱》等;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本国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感受不同民族艺术的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可以选择《阿拉木汗》等民族特色浓郁的歌曲,当然也可以选择通俗歌曲,比如歌曲《天路》就可以使学生在感受西藏美丽风光的同时,也体会到藏族人民对青藏铁路开通的深切渴望与感激,以及对铁路工人们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伟大工程的礼赞。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歌曲进行适当改编,使歌曲能够更适合全班学生的合唱表演。总之,合唱曲目的选择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应制定一套完善的培养计划以保证课程能够顺利并有效地实施。

  2. 注重演唱曲目的分析与背景讲解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情感表达的一种独特方式,作曲家将自己对生活的丰富情感寄于音乐之中,并通过表演者的二次创作将其传递给听众。如果表演者不能够深刻理解和感受作品所饱含的感情,那么表演出来的作品就会有失美感和意义。因此在练习合唱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作品,深刻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所表现的地方特色等多种相关信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创作技法、艺术特色、艺术处理手段、作品美学等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从而对作品有一个更全面的把握,继而学习如何表现作品。只有这样,学生在表演作品时所传递的情感才称得上是对音乐情感的表达,才能够感动观众,也感动自己。

  3. 突出实践与自主学习的过程

  “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是一个优秀合唱作品诞生的重要过程,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如果合唱练习仅仅是自娱自乐,长此以往必定会产生审美疲劳而失去对合唱艺术的兴趣。因此,合唱练习的排练目标一定要从实践出发,不断打磨出优秀的作品。这就要求教师和学校要为合唱队创造更多实践和表现的机会,例如定期举办合唱艺术节、合唱晚会、合唱比赛等活动,通过表演让学生产生自信与成就感,继而产生继续学习合唱的热情与动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能否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例如,在合唱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其积极参与合唱的创编,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与创意,并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鼓励其积极践行,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合唱的兴趣,同时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4. 欣赏是审美培养的重要过程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应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欣赏音乐的经验[3]。音乐欣赏的过程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过程,学生通过欣赏能够充分了解音乐艺术的美之所在。合唱的学习同样如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世界各地不同的优秀合唱作品,欣赏祖国各个民族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以拓宽学生视野。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所在,从而产生热爱合唱艺术的情感。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自己与优秀作品之间的差距,从而反思自己在合唱中的问题所在并进行改正。这样循序渐进的在欣赏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