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教师可以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因为这样,学生更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合唱学习中去。合唱中的肢体动作通常简单而优美,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
最后,教师要根据合唱教学的内容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不知不觉地融入课堂,融入到所要学习的歌曲当中去,并对合唱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这样能改变传统僵化的合唱教学模式,也是初中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所以,为了让学生对合唱的兴趣长久保持下去,教师就不能囿于一种教学模式,而是要不断更新和调整合唱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合唱能力做出不懈努力。
四、提高学生的合唱实践能力
合唱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初中合唱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合唱训练,因为只有经常实践,才能取得良好的合唱效果。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合唱的过程中对歌曲的谱子进行识别,并且有意识地训练识谱能力,从而有效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具备合唱的基本能力。
如今还有许多初中生对合唱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不就是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一块儿唱同一首歌曲吗?这并没有什么困难的。而且合唱是大家一块儿唱,自己唱得好与不好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可如果大部分学生都这么认为,那么合唱效果自然就不佳。所以,教师应该在合唱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识谱训练,懂得并掌握合唱的技巧,从而让合唱训练变得简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合唱训练的效果。例如在区分大二度音程、小二度音程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且可以选取备受学生欢迎的游戏方式开展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合唱方法。
最后,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在合唱过程中的情感训练,因为情感是合唱的灵魂,所以,切不可失了灵魂,使合唱变得死气沉沉,丝毫达不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学生在进行合唱时,情感的表达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情感方面的训练。合唱能力的提升过程是长期的,而且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
总而言之,合唱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生的合唱水平,教师要不断创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合唱的过程中能够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让音乐也为他们忙碌而单调的学习生活增添色彩。
合唱作为初中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等方面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初中合唱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听、想、唱、情等各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提高其音乐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