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听+ 讲”模式,促进师生互动
发展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堂,不仅需要聆听,更需要师生互动,在教学中利用教师、学生的“双讲”,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双讲”主要是欣赏前让学生去了解作者的生平、作品的音乐结构和创作意图等。在课堂中学生之间相互分享,教师再加以归纳总结。如在欣赏《命运交响曲》时,要让学生了解这首曲子是作曲家一生的写照,贝多芬的命运是凄凉、坎坷、贫病交加的。但从他的作品中学生可以感受得到贝多芬并没有被命运所打倒,他对生活还是充满希望的,最终创作了这部巨作。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感受到作品蕴含的情感,达到育人的效果。
(三)以“听+ 演”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在音乐的课堂教学中,音乐常常与其他艺术形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欣赏音乐作品时,教师要积极地从这些艺术形式中挖掘音乐要素,剖析教材每一单元的诗、绘画、舞蹈、电影的内容;剖析音乐成分,教师在旁征博引中引导学生将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联系起来,加强对作品的分析理解。在经典作品欣赏中不脱离音乐,有助于学生精准深刻细致地进行赏析,巩固已掌握的音乐知识,淋漓尽致地把感受“演”出来。所以,教师必须从音乐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在组织学生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前,笔者先问学生:“生活中大家都听过雷声看到过闪电,谁能用人的声音模拟一下雷鸣电闪的情形?”学生往往会推荐一位班级中的活跃分子,学生用“咣当”的声音来模拟后,往往气氛热烈。这时教师及时播放《雷鸣电闪波尔卡》的片段,学生听后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音乐是这样来表达雷鸣电闪的,学生更能够感受到乌云密布、雷鸣电闪的感觉。在小组合作中,通过交流、演绎,分享“听+ 演”的终极感受,使学生的学习落地实践。
(四)以“听+ 辨”模式,促进学生“音乐耳”更加灵敏
马克思曾经说过,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而音乐欣赏课主要是通过聆听音乐培养学生辨别乐器、作品节奏、音乐结构、要素细微变化的能力。通过“叫醒”学生的耳朵,让学生在聆听时亲身感受跳动的音符。
例如在组织学生欣赏《瑶族舞曲》时,欣赏A 主题,仔细聆听后提问:A 主题在第一部分中出现了几次,演奏乐器如何变化,乐曲描绘的是什么场景。从哼唱主旋律,到感受小提琴的委婉,如少女翩翩起舞。随着音乐的进行,气氛越来越热烈,管乐突出欢快活泼,整个乐曲推向高潮。
聆听B 主题,提问:这段乐曲的速度、力度、音乐情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聆听C 主题,再次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变化,速度再次变慢,旋律柔和委婉,好像人们在欢歌跳舞后坐在月光下静静地交谈。
让学生对比欣赏这三段音乐,充分感受音乐的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来展现不同的音乐情景。
(五)以“听+ 想”模式,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管弦乐欣赏中,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鼓励学生自由想象,让学生驰骋在音乐作品中。
在欣赏《卡门序曲》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个斗牛士,潇洒地站在场中央,拿着红斗篷,逗着奔牛,充满着惊险,耳听观众的欢呼声。在欣赏《化装舞会》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和舞伴在舞池中央不停地旋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让学生大胆地想并发表不同见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对于学生的大胆阐述,教师评价要耐心而富于跳脱思维,不仅有指导方向,更要有远见卓识,让学生的思维在音乐中碰撞出火花。这对学生来说是思维发展,对教师来说是累积经验与增强思辨能力。
四、基于课堂观察的“听+”教学模式的效果与不足
表2:初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统计
对比表1、2 可知,实施五重“听+”教学模式一年后,学生从喜欢音乐到懂音乐,欣赏水平提高迅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义,具有课堂推广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