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论文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

作者:南昌市青云谱区教研室 钟敏俐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0-04-07

  [摘要]长期以来,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存在许多误区,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影响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教师要针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误区,对症下药,转变观念,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要提高初中音乐欣赏课的质量,教师首先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根据学生需求教学,可以用视听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采用律动、绘画、创编故事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误区;改进

  音乐是一门“直指人心”的艺术,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音乐对于人的情感、气质、修养的熏陶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说过:“没有音乐的人是不完全的人。”正因为音乐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教学是重要的一环。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使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达到较高层次,才能让他们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但是,长期以来,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仍存在许多误区,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影响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一、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

  (一)课堂形式单调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这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音乐又是一种听觉艺术,而且较之视觉艺术更能直接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震撼人们的心灵。音乐艺术的特征决定了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应以听赏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充分地听音乐,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于用语言来解释音乐,这就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变得更捉襟见肘,留给学生听赏音乐和感悟音乐的时间变少。更有甚者,整节音乐课一大半时间都是教师口头讲授,从音乐作品作者的介绍、音乐作品的背景一直到作品的内涵都是口述出来,非常枯燥。显然,这种单调的“满堂灌”形式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而长时间持续这种状态,学生会对音乐课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学生们常说“我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就是因为教师过多灌输和强调音乐理论知识,忽视对音乐欣赏教学的设计,没有让学生充分听赏音乐,使整节课死气沉沉,导致学生昏昏欲睡,这样显然达不到教学的目标。

  (二)师生缺乏互动

  在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中,尽管教师会先让学生聆听音乐,但听完后还是将一些现成的音乐赏析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给学生自主思考和质疑的空间,教师起绝对的主导作用,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即使学生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和见解,也会被教师无情地否定,使他们对音乐欣赏的热情极大地被挫伤。艺术不能靠说教,审美能力的培养不能依靠灌输,音乐欣赏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过程,教师只有注重与学生交流分享,师生之间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才能真正让学生沉浸到音乐中,走进音乐世界。教师要精心设计话题,激发学生自主欣赏和思考音乐的欲望,体验音乐欣赏的乐趣,从而激发和提升双方的交流兴趣,使学生产生对音乐欣赏的欲望和渴求。

  教师设计的话题首先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其次,要适应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探究热情;第三,话题的设置要有开放性,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有更大的发挥和拓展空间。

  (三)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参考书以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设计了一系列教学程序,但却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容易对音乐无动于衷,没法获得美的享受。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视、听、唱、动、念,尽可能利用各种辅助手段,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中,入情、入境、动情、想象,加深对音乐的感知与体验。如在欣赏《今天是你的生日》时,可播放这首歌曲的视频,同时简单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内涵、词曲作者,让学生对这首歌曲有全面的了解;然后播放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的画面,表现祖国的繁荣强大,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当深情而气势宏大的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再次响起时,学生由于领略到了歌曲的内涵,便情不自禁地齐声歌唱。随后,教师可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谈听后感。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