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歌是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 对初中民歌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初中;创设情景;民歌教学;学生素养;可持续发展;
民歌, 顾名思义是人民之歌, 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无数人智慧的结晶, 是华夏民族对大自然、生活和信仰热爱的一种情感表达形式。良好的传承该文化瑰宝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 而通过初中阶段对学生开展和实施良好的民歌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个人情操和素养, 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通过民歌教学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
民歌作为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深深植根于千万华人内心里, 在流行文化普及的今天, 很多初中生对民歌及其概念了解非常有限, 此时就需要通过民歌教学这种途径来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兴趣, 促进学生的学习, 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这种素质的提升主要体现在:民歌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三方面。
1、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笔者在多年的初中民歌教学中发现教学不能局限于本地特色的民歌学习要涉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民歌如华北, 内蒙, 白族, 藏族等, 通过这些民歌的教学可间接向学生展现祖国人文生活画面及壮丽山川秀水, 体会各民族各地域美好、鲜活的生活画面,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从感性层面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例如教授内蒙民歌《牧歌》时笔者先让学生闭起眼睛整体欣赏, 然后朗读歌词“蓝蓝的天上飘着那白云, 白云的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羊群好像斑斑的白银, 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再引导学生思考歌词所描绘的景象有学生回答从歌词中感受到了一副原生态纯自然美的图画, 在画面里依稀可见上面是蓝蓝的天空和白白的云, 下面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雪白的羊群。最后学生通过个人思考, 小组讨论后, 基本都能感觉到一副和谐自然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景象, 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认同和珍惜。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古人云“唯乐不可以为伪”, 意思是讲在音乐的面前, 每个人都是真实的, 只有懂与不懂, 喜欢与不喜欢的区别。如何让初中生听得懂进而喜欢, 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常用的教学方法为根据学生特点采取喜欢的方式用心倾听, 随着音乐的起伏会使受听者产生空间想象及情绪上的变化, 以及对细腻情绪想象性的体验, 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 创新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力会得到不断强化。例如在传统江苏民歌《茉莉花》中“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茉莉花呀茉莉花”笔者就从茉莉花的色、味入手引导学生想象整体画面, 在一处地方盛开着一片茉莉花, 纯白色容易让人产生怜惜, 这种怜惜可以是对周围地理环境的怜惜也可以是对幻想与现实差距的怜惜。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联想, 通过交流和分享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1]
3、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民歌是古人对生活、自然及信仰的抒发方式, 大多表达积极正面的信息。例如对生活的热爱, 对自然地崇敬, 对信仰的虔诚, 对爱情的忠贞等。诗经中就有很多关于美好爱情的描述, 比如诗经里的《关雎》,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就是情窦初开年代, 唯美而纯真的爱情。笔者通过对这类民歌的教学引导学生将当今社会上复杂而又畸形的爱情意识形态抛在脑后去追求快乐而又归真的爱情模式, 就像诗中描述的追求窈窕淑女一样, 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正确的爱情观。
二、创设情境教民歌
有效的民歌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处于积极, 愉悦的学习状态中,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初中生处于生长的青春期阶段, 对任何事情具有极强的好奇性, 可塑性高, 所以在民歌教学中教师将教学方法、技能、技巧和内容相结合对教学课程进行精心设计。
笔者在多年的民歌教学过程中, 一直在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 其中情景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从教学需要出发, 制造或创设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教学方法, 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2]音乐教学作为一门以情感教育为重要内容的学科, 情境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音乐教学中的民歌教学更需引导学生去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所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 教师教学中就要以民歌为主要依据, 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民歌内容为主体的生动场景, 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民歌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使学生在情景中感知、体验、理解和学习民歌, 提高其音乐鉴赏水平, 培养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民歌歌词创编的能力, 进而使学生喜爱民歌。这种教学法使民歌教学的空间范围得到了延伸, 使教学气氛得到进一步活跃, 改变了传统单调、枯燥的教学氛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认知意识有效结合起来, 在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共鸣的过程中, 有效的进行了民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