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让文化在音乐中“流动”——谈小学音乐课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作者:南昌航空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分校 蔡红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5-04-08

  摘要: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我国小学教育体系在近些年积极采取了各项改革措施。相关措施的实施使得当前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不断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小学音乐课作为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学生气质的培养和提升,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到近些年教育改革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曲目,因此通过音乐课的教学工作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前开展音乐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本文从小学音乐课堂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出发,对开展此项工作的各项措施和策略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实现在我国小学音乐课堂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音乐;传统文化;传承

  音乐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是陶冶情操、提高人的生活品质和个人气质的重要方式。我国教育体系在小学阶段就开设了音乐课,以期实现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现阶段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使用的教材中包含的音乐种类很多,古今中外的音乐让学生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音乐品味。在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当前教学使用的很多音乐作品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音乐文化,我国的音乐文化种类丰富,有民歌民谣、古典乐曲、曲艺、舞蹈、歌曲等。作为文化的载体,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因此,在后续开展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色等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帮助学生感受到不同音乐表现出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实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本文将就这一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一、小学音乐课对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

  1. 可以满足民族文化传承的需求

  文化作为民族的灵魂,是支撑起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条件。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先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既有实物作品,例如各种各样的文物、艺术品等,又有精神作品,例如书法艺术、文学名著和音乐作品等。这些作品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的根本。因此,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而言,在音乐教学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对于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

  2. 可以满足学生发展的各项需求

  教育改革的持续进行使得现阶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知识传输逐渐向能力、素养培养方面转化。通过对学生各项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能够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近些年开展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德育、美育的内容,帮助学生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音乐课程的受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同时,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也不仅仅局限于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的培养,而是加入了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音乐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而传统文化作为音乐中的重要元素,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积极开展音乐教学工作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音乐课堂融入传统文化教学的意义

  传统文化教学在近些年教育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通过开展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是国家发展对文化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随着近些年我国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在一段历史时期中较为薄弱,这就使得我国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由于缺乏传承,湮灭在历史长河中。面对这一情况,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工作对于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教学作为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等方面具有重要优势。同时,音乐作为文化的载体,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我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民族音乐作品,很多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凝结着先人们的智慧,通过教学和培养,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发展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不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种类,甚至不同地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也形成了独有的音乐文化。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从不同的音乐旋律、曲调去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从而增加学生的阅历,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小学音乐课堂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的优势

  1. 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限,因此,很多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甚至一些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属于老旧、陈腐的东西,是已经被社会淘汰的东西。殊不知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文化已经焕发出新的生机。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极高的价值。在以往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学校和教师都会选择使用最为原始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对一些介绍材料的讲解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但是事实上,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厌倦,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和抗拒心理。

  对于音乐教学工作而言,欣赏音乐能够让大多数人产生美的感受,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在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与一些传统的文化课程相比,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程度较高,对音乐的兴趣也较强。结合这一优势,音乐教师可以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利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具体而言,在后续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时刻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热情。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成长阶段,其自控能力和纪律性相对较差,因此,有些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对于传统文化部分的内容会产生懈怠情绪,此时教师就需要利用音乐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传统文化与音乐教学有机结合,以一种更加新奇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从而实现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的不断提升,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良好的条件。

 1 2 3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