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谈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渗透

作者: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第三中学 齐娟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5-02-21

  比如,教师在《过新年》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拓展课堂活动的形式,开设音乐文化周活动、音乐交流活动、音乐比赛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师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主动地感受音乐,体会音乐,产生对音乐的敏感度。新年活动也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过新年啊?为什么呢?”同学们可能因为好吃的食品喜欢新年,因为压岁钱喜欢新年,因为热闹喜欢新年,在每一个理由中,教师都可以引入一个音乐活动。喜欢好吃的食品的同学,组成一个兴趣小组,一起唱卖汤圆等关于新年美食的歌曲,而喜欢压岁钱的同学再组成第二小组,寻找关于新年压岁钱的歌曲。第三小组同上,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开展实际活动后,教师再根据学生自身的感受去拓展音乐教学内容。

  因此,教师不需要固定课堂教学模式,应以创新的理念,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的需求,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适应新时期音乐教育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传统民族音乐的同时,也要坚持科学的课程理念。具体的教学方法也是如此,教师可主要采用听、唱、弹、编、综合艺术表演等多种实践活动,结合讲座式、案例式、示范式等方式,采取赏析、授课式、模块式、实践式的方式来实施教学。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知识竞赛、音乐展演等形式,能够将歌词接龙的过程有效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开展歌词接龙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其中。歌词内容中包含很多传统文化的知识,教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深刻理解,在传统音乐展演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在开展音乐活动的过程中体现出两者的契合度,以此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音乐感知力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 注重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兴趣

  如果学生在每一次学习的过程中都只能被动参与,不仅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对学生本身来说也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很多艺术上的东西都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完善的。学生只有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感受到音乐传达出来的纯真,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生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科的文化知识,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艺术课的学习。所以,对于学生的音乐教学来说,首先需要的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进行《健康歌》一课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渗透传统文化。首先,教师通过歌曲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让学生主动理解歌词的内容。学生要试着运用比较的想法,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比较音乐的特点,分析《健康歌》和其他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对节奏、旋律、内容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查和了解。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知识,并进行音乐创作,从而促进其音乐水平的进一步发展,让学生感受整首乐曲的氛围,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设计传统文化的融入方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全身心投入,最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 多媒体融合教学

  传统文化与音乐课堂的融合需要多媒体的帮助,多媒体的介入不仅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所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了解到更多的音乐文化。在今天的新课改中,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对小学生来说,音乐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放松身心的过程。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了解基本的审美知识,获得专业的音乐指导。并且,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更多的情感融入学习之中。而且,教学方式的创新还在于教师将多媒体应用到课堂上,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例如,教师在开展《长江之歌》这一课的教学时,就需要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知识的教学,并且还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长江之歌》是著名的近代歌曲,有着很浓烈的爱国主义色彩,曲调悠长缓慢,诉说着作者对于长江的情感。长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母亲河,为河流两岸的居民提供了水源。作者不仅是在诉说对于长江的情感,更是诉说浓浓的爱国之情。教师通过讲解这样的歌曲,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模仿长江流动的声音,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关于长江的画面,通过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去影响学生,调动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表达的意思。这样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仿佛在演唱过程中来到了长江,向长江诉说着情感。

  其次,通过这样的模式,教师还能够创设多元化的课堂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堂氛围,引发群众效应,从而实现爱国情感的传播。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新兴时代,网络的飞速发展,影响着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只有更好地进行文化渗透,提高学生对于文化的认同感,对家国意识的理解,才能够在未来培养出更适合时代特点、拥有远大理想的人才。

  综上所述,教育中包含有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探索出一种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音乐审美水平的教学模式,进而推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珊《“音乐教育新体系”下小学音乐教学优化策略》,《甘肃教育研究》2023年第2期。

  [2]曹真《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文化理解》,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第八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2023年。

  [3]唐佳璐《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2023年。

  [4]苏明飞《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2023年。

  [5]吴婷《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分析》,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2023年。

  [6]罗振言《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探析》,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2023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