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音色“浅白”———规范咬字吐字
上文提到,我们不应该一味强调假声歌唱而抛弃真声歌唱,真声歌唱的音色会很“浅白”,其实音色“浅白”跟真声无关,是咬字吐字的问题。相信有带团经验的老师都会发现唱西方歌曲比中国歌曲好发音,位置更容易统一。这归根到底是因为西方语言的发音是以元音字母“a e i o u”的拼读为主,而我国语言有很多韵母,归韵时阻碍发音,影响音色。在这个问题上我请教过专家,他说可以参照京剧的发声方法,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外国人把它誉为“中国的戏剧”,因为它有一套系统的发声方法,例如歌唱长音时要停留在元音字母上,不急于归韵,如“rang”,我们应唱“ra”,最后才快速归韵到“ang”上;遇到含双元音字母的字要找其两个元音字母间相近的字母来代替,如“tian”,我们可读成“tie…n”,多停留在可以张口歌唱的字母“e”上,归韵的时间越晚越好。另外,不要过分强调抬笑肌,因为唱高音时抬笑肌不仅会让含元音字母“u”这些字的咬字吐字不清晰,还容易使嘴角紧张,导致声音不够松弛。
除此以外,虽然前面我们提倡用真声歌唱,但不代表就是用讲话的方式去歌唱,这个真声是有位置的,平时我们可以带学生用朗诵的方式有节奏、有位置、有语气、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进而在朗诵中统一学生的咬字吐字。
三、如何唱出动人心弦的“音乐”
(一)“声”“音”“乐”
我国古代的《礼记·乐记》中记载道:“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里面阐述了“声”“音”“乐”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声”只是一种自然状态的声响;有音高、有速度和力度变化的声响才是“音”;在“音”的基础上加上舞蹈和乐器演奏的是“乐”[1],只有唱出“音乐”才能动人心弦。
(二)“唯乐不可以为伪”
音乐是创作者内心世界最真实的写照,能够使聆听者产生共鸣。反观现在很多合唱团过于关注合唱的音色,没有去挖掘音乐本身,因此歌曲处理生硬,缺乏变化。即使再优美的音色,也唱不出打动人心的音乐,不能使聆听者产生共鸣,这种音乐是没有灵魂的。因此我们在开始排练作品前要做好充分的案头工作,了解作品的类型、歌曲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风格,这些都将成为我们处理作品的依据。
(三)歌曲的艺术处理
首先,我们要进行曲式分析,了解歌曲的调性、速度、情绪、乐段结构等。歌曲处理应遵循从大到小的原则:第一,章节间的对比,一般最后一个乐章的力度变化最大;第二,乐段间的对比,相同或相似的乐段要有变化,完全不同的乐段要处理成相似,我们可以从节拍、速度、力度、情绪、音色、和声、配器等方面做对比或找关联;第三,乐句间的对比,如起承转合等;最后才是乐节间的对比,但这种处理要慎用。我们应以大的变化为主,切忌变化频繁,这会让音乐细碎化,听起来不够连贯、流畅。
在尊重作曲家作品的情况下,我们有时还会用到一些处理技巧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让作品更加生动,如力度的对比、速度的对比、唱法的对比、音色的对比等。只有经过这样精雕细琢的作品,在情感上层层推进,才能在某一个瞬间真切地打动人的心弦。能唱出这样的音乐当然离不开歌唱者本身对作品的充分理解,与创作者产生共情,而不仅仅机械化地唱准音和节奏。
四、如何调整合唱队员演出时因紧张而出现的音准问题
没有演出经验的队伍即使排练时唱得再完美,在演出时也会大打折扣,在比赛中就更加吃亏。因此,除了平时要多让学生登台表演增强自信外,指挥的临场机智也是很重要的。通过比赛,我总结出了一些实战经验:1.在紧张的状态下,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指挥应适当缩小划拍的幅度,避免合唱团因兴奋喊唱导致走音;2.适时对合唱团的表演做出肯定,除了眼神外,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偷偷竖一个大拇指,增强学生的自信,让他们知道这样唱是对的;3.如果发现音准偏高,那指挥应该把划拍速度逐渐放慢,合唱团员在气息不够支撑的情况下,音准也会慢慢降下来。反之亦然,如果音准偏低,就应逐渐加快划拍的速度,合唱团的音准自然就会回到正轨,这需要指挥要有敏锐的听觉和纵观全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