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分析

作者: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 蒋箐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2-02-08

  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方法中,教师需要立足单元本身,统筹整理大单元下不同歌曲之间的内在联系、歌曲风格特色,根据课程标准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围绕大单元主题,赏析歌曲、感受不同的歌曲风格、体会相似的歌曲旋律与节奏,促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发展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在实际过程中,音乐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剖析,整理设计明确的大单元主题,科学的设置教学活动,凸显教学活动的递进性,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

  一、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有关概述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指以单元概念为出发点,对单元内课程资源、知识内容进行整合、交错设计,形成整体性单元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与学习结果的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活动本身是一个整体,各活动之间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与递进性,能够促进学生产生整体认知,对课程内容形成综合理解,以融合创新的方法促使整个教学过程紧密相连又凸显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音乐知识,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活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别为:第一,内容覆盖。以单元整体内容为核心,在原本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删减,剔除冗余部分,引入更多有用的音乐资源,整合各课程之间的歌曲,甚至可以将生活中的音乐资源引入课堂,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第二,学习进程较长。相较于单个课时教学,大单元下的教学进程相对较长,各课时之间具有连贯性。学生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既能够逐步构建音乐知识体系,也能够实现对音乐、歌曲的探索,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更多地感受音乐旋律、歌曲风格;学生也可以在运用、迁移、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歌曲内涵的领悟,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第三,育人价值更高。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关注的是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自主行为。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设计与活动安排,能够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转换为自主探索,进一步加强音乐课堂上的互动与交流,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

  1. 立足大单元本身,统筹规划单元整体教学。

  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建议教师要立足“大单元”本身,从单元原本的课程内容角度出发,发掘其中的单元整体特征,提取单元主题;还需要对大单元之下的课时内容、歌曲等进行统筹安排,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在实际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中各个单元的实际情况,选定单元之后研究这一单元演唱歌曲、赏析歌曲及其他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从大单元整体角度拟定单元主题,设计学生学习目标。之后,要调整本次大单元教学中的课时安排,比如:准备阶段,完成前期教学的感受体验;展示阶段,安排两课时完成歌曲教学,加强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练习阶段,安排一课时,提升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从理性认知到学以致用等。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第四单元与第五单元内容为例,教师将四个单元内容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多彩的节奏——附点四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大单元教学项目。之后,分别设计“附点四分音符”—三个课时;“附点八分音符”—三个课时。其中“附点四分音符”设计学习目标为:(1)学唱歌曲《春天来了》《小伞花》《共同拥有一个家》;(2)了解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感受附点四分音符所带来的歌曲情绪的变化;(3)找出曲谱中的附点四分音符,并准确演唱出来。“附点八分音符”学习目标设计为:(1)学唱歌曲《旅行之歌》《芦笛》《对鲜花》;(2)感受《旅行之歌》中的节奏跳跃感;(3)认识《芦笛》中的附点八分音符;(4)学唱歌曲《对鲜花》,巩固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并感受二者区别。通过这样的设计,加强每堂音乐课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通过大单元内不同课时的学习,逐渐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促进音乐基础知识储备、音乐旋律感知等核心素养的螺旋式上升。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