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期环境下,教育改革逐渐深入,这也推动了教育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转变,且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小学教育对艺术类学科教学也是更加关注,音乐作为我国小学教育中重要艺术类学科类型,对学生音乐素养和艺术素质培养至关重要。下面,文章就主要针对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的误区与对策进行分析,希望对小学音乐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唱歌教学 教学误区 教学对策
1 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概述
在小学音乐课堂唱歌的教学中,主要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分别是基础性音乐知识、音乐演唱的技巧、歌曲的处理。其中基础性音乐知识主要是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尤其是一些读谱的知识,如记号、各种音符等,另外还涉及曲式的结构、旋律的发展和节奏类型等;音乐演唱的技巧主要包括一些正确的演唱姿势、呼吸方法、发音方法、吐字和咬字方法、合唱的训练等,这些直接关系到演唱的效果和歌曲的表达;在歌曲的处理中,要注重处理的深度,对歌曲逐句逐段进行分析,具备充沛感情进行歌唱,且还要注意面部的表情和身体语言变动,从而实现对音乐优美的表达。[1]
2 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的误区
2.1 教师对唱歌存在选材的不当
由于小学生具有显著的年龄特点,他们在唱歌学习的兴趣很容易受到歌曲本身所影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唱歌教学中做好对歌曲的合理选材。但在实际课堂唱歌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歌曲的选材都存在不当的情况。一些教师对歌曲的选材没有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导致学生对所学习歌曲存在兴趣不高的情况,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对学生认知能力充分考虑,所选的歌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是不符合的,进而在唱歌教学中就会导致学生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且还会导致学生出现负面的情绪,逐渐失去唱歌学习的兴趣。
2.2 课堂唱歌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唱歌教学中,一直都是采用教师范唱或者聆听录音等手段开展教学,尽管现阶段教育改革促进教学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此类传统教学方法仍然还是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中的主要方法。此类方法具备其显著的优点,便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歌曲直接和简便学习,且还能够促进学生将自身注意力在歌曲情感体验和表达方面集中,为学生有限课堂时间内的歌曲练唱提供了良好手段。但在此类教学模式中,需要学生花费很多时间进行唱歌的模仿,而此过程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枯燥感和学习被动感,这对他们的唱歌兴趣就会产生影响,同时此类单一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以及全面素质的提升,若歌曲是比较长或者比较复杂,学生使用此方法学习存在很大的难度。[2]
2.3 定调不合理影响演唱的效果
由于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比较有限,在开展小学音乐的课堂唱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进行定调。再由于一些教师存在教学经验的不足和能力的有限,在教唱期间对歌曲的定调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定调中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和情况,而是原曲目内是什么调就用此调来教学,这就导致定调的机械化和教条化,很多学生在实际演唱中不能够满足原唱的调,这对他们的唱歌积极性就会产生影响。同时,现阶段很多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唱歌教学中得到运用,如录音机、多媒体等,教师往往不用通过自己进行演唱的示范,而是采用机器对歌曲播放,此种专业演员在演唱中具有专业的技巧,而学生和歌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要求学生对专业歌手演唱一味模仿,一旦学生达不到预期演唱要求,就会他们心理产生挫败感,甚至可能会对喉咙产生损伤。[3]
2.4 课堂教学过于追求形式而不求实效
在传统小学歌唱的教学期间,教师主要把音乐知识和唱歌技巧当作教学主要内容,期间并没有认识到学生主体的地位,没有从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角度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实施改变,这就导致小学音乐歌曲课堂教学过于追求形式而不求实效。受到新课程的改革影响,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唱歌期间也是把各种手段在教学中运用,如图片、微课和多媒体等,这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有效调动。但在实际的歌唱教学期间,尽管看似教学形式多样,学生积极性高涨,而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方面还较为缺乏,部分教师并没有针对学生唱歌的吐字、声音和情感方面具有明确的要求,且教学期间缺乏识谱教学内容,在学生完成二三遍的唱歌后,教师就转到了各种音乐的实践活动中,这就导致学生在完成音乐课的学习后,出现既不识谱也没有掌握演唱技巧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