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用于“认识乐器、学习演奏方法”的环节中
我被“库乐队”强大的功能深深吸引,发现很多教学中的小难题都可以运用它找到简单的解决方法。如乐器欣赏课时,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力感。
在绛州鼓乐《滚核桃》这一课的“我的创编”活动中,请学生探索能否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敲击方法演奏?在之前,我会直接跳过此环节,或者让学生把自己的课桌当成鼓来尝试。因为一般学校不会配备大型鼓,学生只能通过别人的演奏视频来观察演奏方法,然后用无实物的方法来模拟演奏。现在,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库乐队中的“中国打击乐器组合”来演奏。学生在练习敲鼓时可感受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用不同的演奏方法发出的声音。同时,也能认识和欣赏更多的中国打击乐器,并尝试演奏。
(三)用于演奏课及配器环节中
进入三年级,音乐课程在设置上更加注重学生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养乐器的演奏能力。在教材中也多次出现“在键盘上认识音名唱名”等环节(如《白鸽》)。以往在此环节我会在课堂上预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在教学用的电子琴上找一找音,但是时间是有限的,只能选几位学生来弹奏,没有机会上来弹琴的同学就会很失落。
运用库乐队软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即便不能人手一台iPad,也可以两人或三人一组,每个同学都有尝试的机会,也有充分的时间认识键盘。
如演奏课青海民歌《四季调》时,教材呈现出谱例需学生在欣赏此曲后尝试弹奏出曲谱,并加上碰铃和木鱼等打击乐器进行伴奏。值得一提的是,书中选用了口风琴,原因不外乎口风琴的演奏简单,携带方便而且造价低。但是它有个弊端就是不方面几个班的同学共同使用,在每个班级人人配备也不切实际。用库乐队中的键盘来代替口风琴的演奏,不仅可以练习还能将自己弹奏的录制下来,之后再配用打击乐器进行编创。还可以将钢琴的声音转换成管乐队或者二胡、竹笛等,感受乐器在旋律中不同音色。
(四)用于多声部合唱教学的环节中
一直以来,多声部合唱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于轮唱、重唱没有明确的概念。即使在老师讲解后很多学生也只是一知半解。多轨录制是库乐队软件的一大特色,它可以很直观地展示多个音轨的音波,通过直观的线条展示,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轮唱、重唱、多声部合唱的概念。
在二声部合唱曲《老爷爷赶鹅》这节课中将学习轮唱的概念,运用库乐队录音功能把旋律线条化、轨道化,两个声部空的小节数都可以非常清晰地体现在界面上。除此之外,高年级的同学也可以利用软件练习和声的音准。
四、想法与现实接轨——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鼓乐传情》为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鼓及打击乐为线索贯穿整个单元,为学生们设计了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音乐创编与表现活动,力图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产生对鼓乐文化探究的热情。
(一)用“库乐队”认识、演奏中国鼓
在执教这节课时,我先请学生欣赏视频绛州鼓乐《滚核桃》,引导他们仔细观察鼓的演奏方法,然后用“库乐队”中中国打击乐器组中的“中国鼓”尝试不同的演奏方法,如打鼓面、敲鼓边、磨鼓钉,再尝试以不同的力度敲击带来不同的感受。
(二)用“库乐队”进行创作练习
在学会了鼓的演奏方法基础上,我因势利导,带领同学们认识其他中国打击乐,如排鼓、堂鼓、梆子、大镲小镲等,并请学生自主探索演奏方法。之后,请学生运用这些打击乐器为民乐合奏《阿拉木汗》进行创编伴奏,并将它们录制下来。
(三)用“库乐队”了解鼓乐的重要,感受不同风格鼓乐文化由来已久,它所承载的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我运用库乐队在课上现场录制小提琴曲《卡农》并将它形成多轨,加入架子鼓等不同风格的打击乐,请同学们自我感受聆听。通过“隔空投送”将这段音乐派发下去,留时间让他们自我探索,创作不同风格的打击乐。如“鼓手”里的原声鼓、电子鼓,或是“鼓”项目中的节拍音序器、“复古套鼓”“怀旧摇滚”等。之后我将第一小提琴复制,添加至第二小提琴和第三小提琴,拓展类似声乐轮唱的“卡农”体裁的相关知识,让他们通过软件更直观地比较和感受多声部的丰富音响效果。在此过程中,我从他们的眼神便可知道他们好似探索到了新世界,各个跃跃欲试,想创作一番。在新工具的帮助下,我完成了一直以来只停留在想法上的环节,真正提升了音乐课堂中创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