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基础音乐教育中开展民族乐器教学方法分析

作者: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张闻莺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9-02-09

  (三)示范教学法

  民族乐器教学中,演奏动作的示范、演奏技巧的规范是教学的主要内容。音乐教师不能像过去一样,只能弹奏钢琴和手风琴,必须会几种乐器。教师必须勤加练习,严格标准化得掌握演奏技法,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方式。传授民族乐器弹奏时,完全不作乐曲的讲解赏析。示范以后,生硬得把难点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看乐谱,这是传统教学方式的通病。这种教学方式效果不显著,趣味性低。学习音乐最重要的还是陶冶性情,提升审美鉴赏力。借助语言艺术对音乐作品进行赏析讲解,辅助创造乐曲的音乐意境,让学生认知民族传统的文化内涵。而且特别要考虑基础教育对象的年龄心理、认知水平的特征。根据这个特点选择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和语言,让学生能够理解表达的内容。

  (四)循序渐进法

  基础练习的内容属于基本功,需要勤加练习,应该将这部分的内容编入常规,在每次训练的时候都自觉练习。长期练习,就会掌握过硬的基本功技巧。对学生的训练目标,要合理地制定阶段性目标,循序渐进,遵循规律。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接受程度,过高过低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教师课前不准备材料,没有对教学材料研究、选择、甄别,而是随意性地临时抱佛脚,那么教学必然针对性差,质量低。训练及时反馈信息 加深沟通。学生的课后练习通过家长监督来完成,教师通过信息反馈表格安排家长填写,以此作为沟通情况的载体,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信息传递快捷,沟通及时,便于家长跟进学生,达到了学和教的互通,可以很快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葫芦丝教学

  积极开展民族乐器教学是基础音乐新课标的要求之一。然而,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虽然有一百多年历史,但是乐器教学仍然是薄弱的环节。本文以民族乐器葫芦丝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为例,说明葫芦丝民族乐器的学习价值。葫芦丝是少数民族文化之一,很多地区已经开始在基础音乐教学中,大力发展葫芦丝音乐课程,在一些局部地区,效果十分显著。葫芦丝以音色优美而闻名天下,它演奏技巧上的“颤音、腹颤音、打音”等能够用特殊的音律、音色勾勒出活生生的意境,引发人的无限遐想空间。葫芦丝在基础音乐教学中的普及,创造了非同一般的价值。

  (一)启发创作力 发展创造性思维

  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化,目的是解放学生思维,全面提升创造性思维。学生在用葫芦丝表演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力,创新变换各种形式进行才艺的展现。办法有很多,可以改变曲谱,也可以变单人演奏成双人演奏等等。葫芦丝是民族乐曲中极具特色又有相当代表性的乐器。学习这种打上民族烙印的乐器容易激发学习者的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二)繁荣校园文化

  培养文艺骨干,丰富学生的表演经验。表演离不开台风,台风就是在舞台上展现出来的风度,包括主要和细节的内容。在舞台上的礼貌礼节,演奏情绪,表情、肢体语言,与音乐的搭配等等相关知识,这种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学到手的本领的确会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三)立足心理发展特点

  基础音乐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阶段不一样的学生会有明显的心理特征差异,小学阶段的学生贪玩好奇,对新鲜事物趋之若惊。中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开始有了自主性,能够迅速接受新事物。老师应该根据各个心理发展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始终保证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来实现教育目标。

  (四)文化渗透

  民族乐器的教学说到底是让传统历史文化得到较好的传承,每一种民族乐器中都包含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辛劳与智慧,同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有诸多文化故事传说等。教师在乐器演奏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们介绍一些有关于乐器的一些历史故事与奇闻异事等,让学生加深对民族乐器历史的了解,不断提升音乐品味。

  四、结语

  民族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音乐从业者需要不断结合教学实践,创新和探索教学模式,在基础教学中就打好民族乐器教学的基础,是把民族价

  值代代相传下去的保障。为了使我国本民族音乐文化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扬,使本民族乐器演奏技术能够得到传承,音乐教育家以及音乐教师在基础音乐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本民族乐器的教学。在民族乐器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应当具备高水准的民族乐器演奏技巧,应选择一些适合于中小学生演奏的乐曲与乐器,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并且充分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与音乐感受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民族乐器演奏技法的同时能够使音乐深入灵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