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 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整个音乐学习的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对歌曲的分析、处理及表现能力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 设计不同的情境, 让学生多元地去感知音乐、表现音乐。
关键词:了解背景;知识特点;合唱教学;拓展延伸;表现力;
歌唱是最美、最动人的“乐器”, 富有极强的表现力, 也是表达丰富情感的一种音乐方式。每一首歌都有其丰富的情感和动人的故事, 它是词曲作者的心声。歌者只有理解音乐, 提高自己歌唱的表现力才能表达歌曲的情感。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 “以美育人”已成为我们广大教师的职责, 通过我们的教育来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以丰富活泼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创设各种情境来提升音乐的表现力。新课标提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 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下面我将结合歌唱课《七子之歌———澳门》来谈谈我对提升学生歌唱表现力的思考与实践。
一、了解歌曲背景, 提升歌曲表现力
每一首乐曲的背后都是有故事、有背景的,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淡化, 有的甚至提也不提, 只要求学会歌曲即可, 学生对作品的内涵缺乏理解, 演唱的表现力也不到位。听课教师总是感觉美中不足, 这是因为歌唱情感的表达缺失。
我在上《七子之歌———澳门》之前, 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 搜集整理与《七子之歌———澳门》相关的视频资料, 让学生欣赏视频, 了解澳门的历史文化及歌曲的创作背景, 了解词曲作者, 让学生对歌曲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听赏歌曲及谈感受时把背景和歌曲结合起来, 为歌曲学唱做好情感铺垫。在课堂交流过程中, 同学们妙语连珠, 理解逐渐深入。他们说道:“歌曲很优美、深情, 仿佛让我感受到澳门人民的倾诉。”“第二乐段情绪很高涨, 那是澳门人民期盼回归祖国母亲的呼唤!”……学生们的交流感受渐入佳境, 教师及时引导学唱歌曲, 优美的歌声、情感的抒发在教室里回荡。这不正是教师所期待的吗?学生在了解歌曲背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爱国主义情怀进行了渗透, 音乐的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机械性的, 它的育人功能正在放大, 情感体验在提升, 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情感的集聚, 拉近了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
二、利用知识特点, 提升歌曲表现力
知识技能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关注的, 每首音乐作品都有其知识特点, 都是为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服务的。
1. 休止符在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休止符的运用是音乐创作最常用的技法之一, 它对音乐情绪、情感的表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休止符在每个年段的目标和要求都是不同的, 低年段的, 休止符主要运用在一些情绪活泼、欢快的歌曲上, 它的主要作用是让歌曲更加欢快、跳跃, 乐句之间的停顿、换气。学生们只要认识它, 演唱时不难表现。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富有弹性、短促地演唱, 换气要自然, 用声音来表现音乐的情绪。例如:二年级上册歌曲《过新年》运用了几处休止符, 歌曲变得更加欢快、跳跃, 更能表现过新年时喜悦的心情。学生们在演唱时把情绪和情境有机结合, 音乐变得更加生动、形象。高年段的, 休止符不光运用在这些欢快的歌曲上, 还运用在抒情、优美的歌曲中, 情绪不同, 休止符的作用也在变化。休止符在抒情歌曲中让歌曲变得更加深情、抑扬顿挫、更有起伏感。歌曲《游子吟》旋律优美、深情, 休止符在歌曲中更能体现母亲对儿女临行时的依依不舍和牵挂之情, 生动形象, 演唱时让人感动。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有五处休止符, 在每个乐句中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通过比较、体验来感知休止符的作用, 最后用休止符来表现音乐的情感。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们在演唱时把前面主歌部分的力度和声音再控制得内敛一些, 用犹如有情感地诉说的方式来进行演唱, 做到先抑后扬;后面副歌部分再对比强烈一些, 把情绪推向高潮。
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对歌曲的分析、处理及表现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音乐知识不再是割裂的、散状的, 整个学段形成了纵向交织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