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不断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是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音乐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唱歌,而演变成一门综合型的艺术课,课堂内容越来越丰富,对教师对于多媒体的应用要求越来越高,多媒体对音乐课堂的优化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优化 课堂教学
音乐教学是一门听觉的艺术,更是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的艺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我浅谈以下几点:
一、引情激趣,创设情境
多媒体课件PPT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音画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例如:在教授《华夏音乐之光》单元中,欣赏古琴曲《流水》时,先播放一段用绘声绘影剪辑的神六发射片段,告诉学生飞行员就是带着古琴曲《流水》进入到太空的。让学生充分体会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及中国文明古国的音乐文化。《辽阔的草原》是一首蒙古族的一首长调民歌,在教学中可利用“绘声绘影”软件,把魅力草原、那达慕盛会等风光录入硬盘,再配上马头琴曲《八俊赞》,让学生充分体会草原的魅力景色。强大的视觉效果把学生的注意力深深吸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再如:《十面埋伏》是一首描绘楚汉战争最后决战的情景的琵琶独奏曲,为了让学生体会乐曲表现的那种四面楚歌、气势宏伟的历史场面,教学中将张艺谋的电影《十面埋伏》的片段剪辑下来,配上乐曲,学生在边听边看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在分析琵琶的音色特点时,学生发言踊跃。应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情激趣,让学生学有所获,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直观呈现,掌握难点
采用FLASH动态图象演示,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特殊的功能。把一些容量大、难度大的知识点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中,迅速的掌握知识的难点,帮助和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如:《黄河大合唱》是一首混声合唱歌曲,让学生欣赏的同时充分体会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因为学生的实际学情,很少接触过分声部的歌曲,为了让学生在演唱时做到声部和谐、音色、节奏的准确无误,可以将高低声部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呈现在投影上,并且用“绘声绘影”分别录制两个声部的伴奏。学唱时,轮到哪个声部就播放那个声部的伴奏,并且将歌曲中的各种力度记号设置成“移动播放”从而提醒和帮助学生,这样就能更快更好地学唱歌曲。走进欧洲民间音乐,让学生欣赏学唱歌曲《桑塔露琪亚》时,由于歌曲是小调,而且乐谱中有变音记号和力度记号。在歌谱显现时,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呈现,先讲解演唱技巧,颜色的呈现很好的提示学生在演唱时注意这些记号的应用及演唱方法。运用这些手段能让学生轻易的找出教学中的难点,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乐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但是新课程要求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知识。特别是“音符”的教授讲解,我们可利用计算机集成化功能制作软件,展示知识形成过程。通过“分瓜”的画面,在屏幕上演示一个大西瓜平均分成八份的过程,并在每份上标上相对应的节奏的符号,让学生形象理解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含义。然后让学生进行音符时值的互换,学生掌握的非常高,而且都能积极参与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三、优化课堂,扩充容量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的双边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优化提高教学效果,扩大补充知识容量。例如:在欣赏教学中,电脑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剪辑,使以前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效果更佳。
如:《土楼回响》的乐曲分为五个乐章,从《劳动号子》――《海上之舟》――《土楼夜话》――《硕斧开天》――《客家之歌》。老师在录音时,可分五次将五个乐章分别命名录制,播放时点击哪个乐段就会播放那个乐段,还可以将本单元欣赏的重点《劳动号子》设定成循环播放,反复聆听,便于在欣赏时加深印象,对作品更深入地理解。在给学生教授《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一单元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音乐要素“速度”时,我剪辑了电影《大腕》中的音乐片段,形象直观的呈现了速度变化后的巨大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在欣赏《野蜂飞舞》时,第一遍播放时,采用原速,学生听完后回答问题说:表现了一种很灵活的小动物在活蹦乱跳的情境。第二遍,我放慢了两倍速度,学生听后发现欢快、活泼的情绪坦然无存了,乐曲变得面目全非。通过这样,让学生认识到速度在音乐作品中对情绪表达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多媒体将更广泛地应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正确运用,全面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和质量,为素质教育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