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高中音乐教法

谈音乐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技巧运用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无锡教育网》

良好的导入法能够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理,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该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进行新课的导入呢?

一、律动参与法,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律动是人类以身体的动作为介体的一种充满节奏韵律的动作,律动作为一种人类心理、生理特点的综合反映,从根本上说使听觉、运动觉参与其间的一种审美活动。通过律动来体验音乐情感,用身体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力度等作出即兴反映,锻炼人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最终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那么,所谓律动参与法,即给学生创造一种参与音乐律动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某种音乐情景下,通过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能够迅速缩短与作品之间的时间距离和与作者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在气氛的渲染下和教师产生共鸣,引发兴趣,体验情感,然后进入新课教学。在这需要提到的是,教师创设的这种情趣要自然适度,律动动作要切实可行,难度不能过大,如果过分渲染造作,会让学生产生“假”的感觉,这样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欣赏情趣,反而会影响新课的教学。下面以高中教科书第四课中的《阿细跳月》这首彝族风格乐曲为例,介绍这种导入方式的运用。

上课开始,教师准备一些打击乐器作为教学的道具,然后让班上的所有同学围成一个圈,然后喊出节奏,教学生跳彝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左腿开始,左、右、左走三步,右腿踢两下,然后换方向)最初可以引导学生将速度放慢学,几分钟后待动作熟练后,可以加快速度跳,并让一部分同学在一旁用打击乐器敲出这首乐曲五拍子的节奏型(XX X X X XX X)其他同学则继续围着圈跳舞。这样使学生感受到了5/4拍的节拍韵律。与此同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当在电视里看到彝族人经常在喜庆的节日时,男男女女围着篝火拉成一个圈,尽情地舞蹈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脸上又是露出何种表情?并让学生随之模仿一下。立刻,学生们肯定会热情高涨,笑逐颜开,教室里一定会充满了欢天喜地的气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踊跃发言,最后得出结论:“跳月”步伐是彝族舞蹈的基本步伐,五拍子的节奏很鲜明,热闹欢快的舞蹈,它常表现一种节日气氛。接着,一边播放《阿细跳月》的音响,一边讲彝族的地理位置和民族风情。

通过律动参与法调动了课堂的气氛,让学生直接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从而导入新课《阿细跳月》的教学。

二、情景诱趣法,吸引学生兴趣

情景诱趣法则是通过大家都很熟悉的某个有关联的作品为纽带,使对另外一个陌生的作品主题也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高中教科书上《走进京剧》这一课的教学中,开始通过欣赏、听唱带有点“京腔”韵味的歌曲《故乡是北京》,逐步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再到热爱京剧艺术,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故乡是北京》曾经在我国流行歌坛上独领风骚,赢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音乐风格。在播放曲子的同时,和学生介绍有关这首歌的特点以及背景。(80年代末,当港台流行歌曲、迪斯科、摇滚音乐冲击我国音乐舞台时,我们的国粹好像一下消失了似的。此时,人们已开始恍然大悟,只有民族的才是最好的,作曲家们便开始采用民歌、戏剧、说唱、曲艺中的音调为素材,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播放的这首“京歌”就是其中的一种产物。

通过情景诱趣法,使学生们从熟悉的《故乡是北京》这首“京歌”过度到“京剧样板戏”最后过度到“传统京剧”,调动了学生欣赏传统京剧的兴趣。

三、悬念设疑法,引导学生探索欲望

悬念设疑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创设悬念,并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进行导入新课的一种形式。一般说来,音乐欣赏课用来设计悬念的问题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知识储备较薄弱的学生,设疑的问题可以浅些,易于回答:另一种是针对知识储备较丰富的学生,设疑的问题可以增加些难度和深度,发展其思维能力。这种做法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欣赏二胡曲《江河水》之前,教师先不说曲名,但事先在教室黑板上,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设置一些带启发性的问题悬念。例如“这首曲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你觉得是什么时期创作的音乐?”它的旋律线以及节奏速度如何?情绪如何?”接下来播放《江河水》的音乐,这样同学们会纷纷带着问题饶有兴致地去认真倾听,仔细辨别,并会进行专注的思考。第二次复听音乐,再次提出问题“请问乐曲分为几段?每段所表现了什么内容?描写了什么样一个意境?”

通过设置这种程度不一的悬念进行导入教学,使全体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便对这首作品进行思索、分析、判断、总结,使思维想象得到积极主动地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听辩能力,获得良好的欣赏效果。

四、反响介绍法,诱发学生学习热情

反响介绍法,是通过介绍所要欣赏的音乐作品在历史上的地位、社会上的反响或国际上的声誉来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进入新课教学做好铺垫。一般来说,一部音乐作品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越大、反响越广,就越能吸引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想早点欣赏这个曲目的欲望加深了。

比如:在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时,就可以从乐曲的声誉、历史地位、作者的生平等几方面来谈。“《欢乐颂》是贝多芬1824年耳聋时创作的,也是他精神和物质很困苦时所作的不朽之作,是他一生的总结,反映了他那顽强的斗争精神。首演时,他亲自指挥获得成功,他自己没享受过快乐,而把伟人的欢乐献给所有的人。《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第四乐章第二部分,它根据1785年德国诗人席勒同名诗歌写成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他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是一部一气呵成、气势磅礴的交响合唱曲。”

通过介绍,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喜爱,极大地诱发了学习这首作品的兴趣。通过设计这样的导入方法,使学生从老师的言语中,真切感受到这部音乐作品的分量与价值,从而以一种高山仰止的心态进入本课的学习当中。

五、言语煽情法,抓住学生学习情绪

言语煽情法是指教师以饱满的情绪,富有感染力的言语,引导学生进入欣赏主题的一种导入方式。

比如:欣赏轮唱歌曲《保卫黄河》,这是一首以黄河为背景的歌曲,它以进行曲的体裁,震撼人心的曲调,铿锵有力的节奏,充满刚毅、自信的感情,反映了中华民族博大的民族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因此,深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家喻户晓,乃至在全世界都引起很大的反响。大部分学生对这首歌曲并不陌生,主要是对轮唱这种声乐题材形式不够了解。

上课时,老师可以这样富有感染力地引出新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古今来,以黄河为体裁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你们熟知的,同时也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轮唱歌曲《保卫黄河》,就是出生于一部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乐章。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们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的境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并写下了这雄壮的歌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仅用六天就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作品的初稿。该曲气势恢弘,大气磅礴,二部轮唱此起彼伏,犹如黄河怒涛在咆哮,巧妙地隐喻了抗日战争时期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该曲生动塑造了抗日战争年代里游击键儿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英雄形象!你们是龙的传人,炎黄的子孙,你们想听听黄河是怎样发出愤怒的吼声吗?那么,就请跟我一起来听吧!”

这样情绪激昂,语调高亢的话语,直接引入新课教学,极大地感染了学生,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为新课的欣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故事引入法、增加学生领悟能力

所谓故事引入法,就是通过讲述所要欣赏的音乐作品的故事情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对作品的领悟能力,从而为进入新课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比如:在欣赏歌剧《白毛女》时,教师通过讲述作品的故事情节“该剧是描述了1935年除夕,贫农杨白劳外出躲债,被地主黄世仁逼死。闺女喜儿的未婚夫王大春痛打了地主狗腿子穆仁智后,投奔了八路军。喜儿被抢到了黄世仁家里,受尽煎熬,遭到黄世仁的奸污,后又企图将喜儿买掉。喜儿在女仆张二审的帮助下,逃出深山,三年的非人生活,使她变为了‘白毛女’”。这样,学生很快就会溶入到故事里面,为新课的导入做好了铺垫。

因此通过故事引入法,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动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进入下一个新的环节作好了准备。

七、音画设计法,唤起学生参与愿望

音画设计法,即采用多媒体视图的形式,创设情景,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愿望。

比如:学生在学习艺术歌曲《春晓》时,用实物投影仪打出唐诗《春晓》的彩图(情景--陶冶模式)。同学们在朗诵完彩图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作《春晓》后,让学生用纸写出这首诗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什么样的意境?

这样,通过这种导入方式,激发了兴趣,唤起学生参与愿望。接下来,同学们便会很快掌握这首歌曲的音乐形象了。

音乐欣赏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并不是一成不变,特别是随着当今社会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课件、影象资料的引进,更是给音乐欣赏课中的导入带来种种便利的条件。只要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科特点、教材内容、教学设施等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灵活运用,选择最为合适的导入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强化,学习的热情不断提高,才能真正使学生在情感上达到愉悦,真正喜欢上音乐欣赏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