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高中音乐教法

浅谈高中戏曲欣赏《越剧流派艺术》一课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松江教育网》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的优秀代表,将会被我们一脉继承和发扬光大。自全国各大中小学普遍开展京剧进课堂的举措以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好势头。江浙沪地区有着丰厚的戏曲文化内涵,散发着浓厚的人文底蕴。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身上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和职责。在高中艺术欣赏课中开展地方戏曲教学,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本土的传统音乐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然而,目前由于受流行音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渗透,表现出颓废不振的不良学习情绪。因此,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对戏曲欣赏课的兴趣,应是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笔者就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以《越剧流派艺术》一课,谈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1.创设课堂情境,范唱导入学习----引趣

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是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音乐审美体验的动力;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机和源泉……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兴趣,把握调节情感的技法,适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他们在兴趣的引导和情感的激发中进入审美体验阶段。”由此见证,以情感人,情景交融,是音乐欣赏教学获得良好课堂效果的法宝。我在授课时,努力尝试通过各种形式的情感渲染,帮助学生营造出情感互换的心理场,从而来获得良好的音乐审美情感体验。在让学生初步感知越剧流派----徐派唱腔时,我用高亢明亮的嗓音,加以戏曲中舞台表演姿态,范唱了一段徐玉兰在《红楼梦》中的经典唱段《金玉良缘》,学生立即被我那韵腔十足的小生唱腔和洒脱奔放的做功所吸引,接着我就顺水推舟提问徐派唱腔的特点,学生就很容易把握了越剧徐派艺术的高亢奔放、曲调跌宕起伏的特点,为学生继续探究越剧其他流派做好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2.巧用戏歌媒介,撞击情感火花----挖趣

高中生因年龄和思想的成熟,个性化意识尤为强烈。同时,受流行音乐的影响,他们眼里早已容不下咿咿呀呀慢慢吞吞、复杂难懂而过时的传统戏曲,而流行歌曲通俗易懂、歌词易记又好学,节奏鲜明富有律动感,特别受青年学生的青睐。如何架起一条通向戏曲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的桥梁是当前开展戏曲教学的燃眉之急。我努力探索,积极研究,偶然间,我在让学生搜集我最喜爱的流行音乐时,观察到学生对当今乐坛上有着流行音乐为主旋律、同时行腔又略带些戏曲味的这类既不像歌又不像戏的歌曲最感兴趣,如王力宏的《在梅边》,陶的《苏三说》,零点乐队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李玟的《刀马旦》等流行歌曲元素和传统戏曲元素相结合的歌曲,这类歌曲俗称“戏歌”。于是,我尝试第一节课先让学生进行《我所喜欢的戏歌》交流主题研讨活动,在交流中我了解到学生喜爱戏歌的理由有很多:有的说有新鲜感和创意性,有的说京剧里的锣鼓声能给人以振奋,还有的说听了这些歌,既享受到了流行的时代感,又找到了传统戏曲文化的缩影,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戏歌”正是因为它具有歌中有戏,戏中有歌的特点而使歌曲有一种新意,让学生在听着唱着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戏曲艺术的熏陶,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共鸣,从而培养他们从渐渐关注戏曲到愿意探究戏曲,进而喜欢上戏曲这一产生连锁反应的求索链。在众多的戏歌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还是有着清悠婉丽优美动听的声腔、真切感人的表演、以及具有江南灵秀之气的越歌,如赵志刚演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红梅赞》等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于是,我选取了由快乐男生张杰和歌星李玲玉合作表演的越剧名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时,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和越剧之间的距离。接着,我就从越剧剧种的起源、演员角色、表演形式、流派唱腔四个方面开始着手让学生逐一在互连网上查寻,让学生自主获得学习成果,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表现积极,课堂交流活跃。在进行戏曲教学中巧用戏歌作为媒介,是挖掘学生学习戏曲兴趣的首要途径。

3.课外查寻资料,课堂交流展示----展趣

高中生是一个拥有一定的知识量,同时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习群体。音乐课标中也指出:“高中学生在艺术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中可通过信息技术与艺术课程的整合,学会搜集、处理、应用各类艺术信息的技术,并能应用该技术开展艺术活动,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情感,并与他人进行交流。”根据高中学生特殊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点,我设计了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网上查寻有关越剧流派的相关资料,一周后再以课堂交流展示的方式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最后作好评价机制这一系列的教学程序。在一周后的交流展示中,同学们搜寻了越剧十姐妹中著名小生徐玉兰(越剧徐派的创立者)和她的银幕搭档----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兼花旦王文娟老师(越剧王派的创立者),带来了她们的成名代表之作《红楼梦》,范瑞娟(越剧范派的创始人)和袁雪芬(越剧袁派的创始人)合演的《梁祝》,毕春芳(毕派)和戚雅仙(戚派)合演的《血手印》以及金采风(金派)和周宝奎(周派)合演的《碧玉簪》……在交流间同学们感受到袁派唱腔的委婉细腻,深沉含蓄;范派唱腔的刚劲有力,宽广明亮;傅派唱腔的俏丽多变,跌宕婉转;尹派唱腔的洒脱深沉,委婉缠绵以及老旦周派艺术的朴实醇厚,韵味隽永……这一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生生间相互交流合作的机会,培养了他们自主获得知识和分析的能力,同学们体验到小组合作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同时增进了他(她)们之间的友谊,也培养了学生间的竞争意识。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自主了解了流派的姓名、所属行当、主演过的剧目,唱腔特点以及流派的经典唱段,并在学习中交流了各流派的表演特征,在课中获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4.诠释文学意蕴,提升审美情趣----激趣

传统戏曲文化因陈旧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局限性缺乏了竞争力和让青少年感兴趣的吸引力。我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感受到富有生活情趣的剧情内容是激发学生探究越剧演唱和表演特点兴趣的切入口。在让学生学唱越剧名段之前,我首先给学生列举《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文学意蕴,使学生在诠释文学作品内涵的基础上了解剧情,随后再来了解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使学生在获得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的基础上探究戏曲表演艺术家的表演精髓,进而感知越剧各流派艺术的表演特征。如在学习演唱越剧花旦王文娟老师所演的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时,我先给学生讲述文学名著中对黛玉的描写:黛玉最怜惜花,她认为花埋在土里最为干净,所以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同时又说明了她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她从小父母双亡而寄人篱下,因此黛玉写了葬花词,把花比喻为自己,寄托她落花般的身世,展现了她性格悲哀的一面。她把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比喻为污浊,又摆脱不了封建势力的束缚,最后成了封建社会的牺牲品……而王派演唱平易质朴,以善于表演人物神态、传达内心感情著称的表演正好迎合了黛玉那种孤傲悲观的性格,《黛玉葬花》正是黛玉性情的描写。随后再欣赏王文娟老师在《葬花》这一折子戏中的唱段,学生立刻感悟到越剧是那么地平易近人,特别是越剧那清悠婉丽的旋律曲调和富于生活气息浓郁的唱词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再欣赏徐王二派的传世经典之作《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时,底下同学无一不为贾宝玉那“骨骼清奇非俗流”的举止而惊叹。徐派那洒脱奔放、跌宕起伏的唱腔特点,把一个活生生的宝玉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每一个人的眼前,同学们无一不为他们精湛的表演而发出啧啧的称赞声。而王派真挚细腻的表演也把初到贾府时黛玉的清纯儒雅展现得惟妙惟肖。

在戏曲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剧情,诠释文学意蕴是激化学生学习戏曲兴趣的重要手段,在各班学习的过程中,均获得了很好的收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势头,同学们都纷纷主动交流了越剧中的几个重要的派系。学生的知识体系在明显地加强,他们的审美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5.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潜能----升趣

在经过学生小组表演、模仿流派唱腔和表演特点之后,设计让全班学生学唱越剧片段和模仿舞台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越剧演唱和表演特点,可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审美意识,加强学生对越剧表演艺术的深入体验与感受,加深学习戏曲艺术的认识。我在《越剧流派艺术》一课中就设计让全体学生学唱越剧名段,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自感悟戏曲的演唱和舞台表演特征,采用“自助”式进行学习。即提供一些名家名段让学生自主选择学唱。如《梁祝》中的草桥结拜唱段和《沙漠王子》中伊丽公主和罗兰王子的对唱以及《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片段。每一个班级学唱的段子可以各不相同。如徐王两派演唱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徐派唱腔具有高亢奔放、跌宕起伏的特点,所以让男生学唱徐派演唱是最为适宜;而王派细腻真挚的演唱让女生演唱是最为恰当。在演唱时,采用教唱法。因越剧中的发音是采用江南一带的吴语演唱,所以字头发音的声母多为浊辅音。如“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青云刚出岫”中的“上、个、岫”等字,教师必须以清晰有力的范唱来带动学生。在同学们演唱投入时,可以让学生感受舞台上生和旦的舞台表演特征。如戏曲表演“五法”中的“手、眼、身、法、步”,让男女学生分别模仿男生的亮相姿态和女生的作揖姿态来体验戏曲表演中的手势和眼神,让男生走大踏步,女生走小碎步来体验戏曲表演中的走台步模仿。然后让男女学生边进行对唱并配合手势、台步表演,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戏曲艺术的进一步认识。同时,增进了同学们的友谊,课堂气氛活跃,提升了学生学习戏曲的浓厚兴趣。很多学生都表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很想再来过把瘾。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对戏曲表演的感受,同时也为了能鼓励个别学生的表演才能发挥,我还在课中准备了生旦戏服让两位学生来表演,为课堂增添了不少的情趣,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了良好的发挥,审美情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达到了二期课改所倡导的培养人的目的。之后,学生们都自行组成了戏曲研究性课程小组和越剧沙龙等,纷纷展示了学生们学习戏曲的热情。

“一幅温柔纤秀的画面,一曲柔美素雅的旋律,一如春光的明媚,宛如行在柳飞莺啼的三月里,享受着江南水乡的惬意!越剧是水墨江南的一朵美丽的奇葩,赋予了江南的青岚绿水,烟柳画桥,作为国家今后的建设者和后备力量,我们有责任去把国家的非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戏曲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不但学习了越剧,今后我们更要了解更多的剧种,我们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把它发扬光大!”这是学生在总结学习越剧学习时说的一段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学校艺术教育中,重视戏曲知识的传播和戏曲音乐的渗透,以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生动活泼地开展戏曲教学,使学生在了解戏曲、熟悉戏曲的基础上喜爱戏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渗透民族精神纲要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这过程中,只要教师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方面全方位地调整学生学习心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