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声乐教学课程

课程名称: 26.歌曲中的表情与速度记号(二)-赵登营主讲
课程类型: 声乐课程
视频格式: .mp4
教学主讲: 赵登营
课程等级:
观看次数:
课程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上传时间: 08-11
在线观看:
下载地址:
观看密码:
密码说明: 以上为观看视频时需要输入的密码
观看帮助: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课程: 无相关信息
课程简介:  

  我们在讨论脸部表情的同时,应注意两个层面的意义:

  (1)心境、情感层面。当歌者已经能完整地演唱完一首作品之后,他必须在演唱中进一步表现出音乐的神采、神韵。艺术中的“神”要靠歌者的风采与音乐的韵昧来传递,演唱者在仔细地分析作品的意味时,脸上应该呈现出他的心境、语气、情感以及他蕴藏于音乐作品中的精神。

  在训练的最初阶段,如果我们经常地提醒学生要注意脸部表情,这意味着学生在平日的积累中就会逐渐自然地迸发于心灵的热情。俗话说“发之于心,现之于乐”, “身心与表情”内外一体,歌声催开着“心”的自由与约束才能真正运用“外部”肌体的操作层次,进人心神兼备的境界。歌者在进入传神境界,实际上他已经历了 自己与作品之间的心灵对话,正所谓“感而遂通者,神也。”当然,情易感,神难通。一个在台上不会做到有表情地歌唱的人,在自我、作品、技术卜还没达到真正 意义上的“通”,也很难在歌唱中体现作品的真正内容。所以,要把歌唱表情作为重要的一门课程来研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2)技术层面。从一开始,面部应保持一种积极的、真实的微笑状态。这时,面部肌肉便会处在比较协调与放松的感觉上。任何初学者都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脸部 一定要有笑容。笑,意味着你懂得美,站在台卜,因为你的美让观众欣赏你、接纳你、欢迎你。所谓真实的笑就是最美的,谁笑得真实谁就最美。然而,微笑时,笑 肌被抬了起来,之后口腔内部的形状有了改变,即卜。腭和软腭也同时被提高,尤其是舌头在这种情况下也会自然松开。这是一种理想的脸部状态。

  另外,嗓音在发声时,肌肉和器官会部分紧张、部分松弛。如果该紧张的器官和肌肉不能松弛,该松弛的则紧张,则无法很好地进行发声。人处在微笑状态时,面部 颧骨及肌肉都比较放松,这对卜部共鸣管道的形成起到了一个支撑的作用。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上部共鸣腔的共振产生的共鸣来传递;另一种就是通过面部颧 骨的肌肉面罩来传送。面部肌肉没有微笑作支撑就会紧张、下陷,导致肌肉僵硬,共鸣作用不明显。而且要尽量避以检查是否有面部紧张状态。如果有,要及时加以 纠正,不然形成习惯后,便很难改过来,影响进步。用微笑状态唱歌不单纯是个表情问题,而是使共鸣腔打开声音的走向靠前,富于明亮的色彩和通透性的技术性问 题,不论哪种唱法的人都必须要掌握和使用微笑的歌唱状态。但在演唱伤感和悲哀的声乐作品时,面部表情不应当是笑的,要保证笑肌放松后再抬起。当你自如地掌 握应用时,就能下意识地在歌唱中使用微笑状态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