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 27.民歌的吐字与行腔(下)-董华主讲 | |
课程类型: | 声乐课程 | ![]() |
视频格式: | .mp4 | |
教学主讲: | 董华 | |
课程等级: | ![]() |
|
观看次数: | ||
课程来源: |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
上传时间: | 08-11 | |
在线观看: | ![]() |
|
下载地址: | ||
观看密码: | ||
密码说明: | 以上为观看视频时需要输入的密码 | |
观看帮助: | ![]() ![]() |
|
相关课程: | 无相关信息 | |
课程简介: |
依唱词的字头、字腹、字尾行腔
“依字行腔”、“字正腔圆”是在演唱上的要求,从整体上讲,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张君秋等各流派应基本一致,并无多大差别。但在演唱时的具体出字、归韵、收音,各个流派还是有所不同,并形成各自的特点。
梅兰芳在演唱中“衬字”运用得比较少,显现大方。
字正腔圆,除需按“依唱词的声调变化行腔”和“依唱腔的词情语义行腔”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一个演唱者对于某一个字的字头、字腹、字尾(现今已精细到对一个字音最小的单位音素)的演唱是否准确。
如梅兰芳、程砚秋所演唱的字音,都是以“反切”来切某一个字的字音的。其目的是为不使演唱时,将一个字的字音像读汉语拼音那样,开门见山似的一下子以很快 的速度唱出来,而是将一个字分为字头、字腹、字尾三个部分,并视其为三个单独的字的语音,依次完整拼出,这样的拼合,就是对一个字进行夸张、延长,而在这 种夸张、延长时,就会产生一个缓慢的拼合过程,也就可将字音唱得清正明晰,从而产生字音在拼合时的韵味。
但在具体演唱时,梅兰芳是采取不偏不倚的方法来处理“反切”的。也就是虽然运用反切法,在要让人听得清你所唱字的字音的情况下,并不刻意地强调口腔动作和声音强弱的鲜明对比,因此,显得较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