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琴岛教师工作室》
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是音乐鉴赏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本节课的重点是音乐的鉴赏,什么是音乐?音乐的基本要素?怎样鉴赏音乐?这类理论问题肯定要讲到,但本节课是以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这两首音乐作品作为教学主线的。通过对这两首音乐作品的鉴赏,采用启发、引导方法,学生对音乐有了具体真切的感受,从而领悟怎样去鉴赏音乐。
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并不是要求学生直接答出答案,而是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去鉴赏音乐。而后你在这首乐曲中听到了什么?是问题的要点。
《少女的祈祷》这首乐曲为标题音乐,是波兰女音乐家苔克拉.芭达捷芙斯卡创作的,她生于华沙,未上过音乐学院,自学成才。她钢琴弹得好,兴趣爱好广泛。她的作品除1856年发表的《少女的祈祷》外,还有《小茅屋的回忆》《友谊的梦》等钢琴曲,其中以《少女的祈祷》最为著名,此曲除钢琴独奏的形式外,也有人将它改编为四手联弹或其他形式的器乐曲。由于演奏技巧不太高,所以常为初学钢琴的人或音乐爱好者所喜爱。作曲家:苔克拉.芭达捷芙斯卡年仅十八岁,与高中生年龄相近,使学生有同龄人的亲近感,为此激起学生鉴赏兴趣,这种兴趣源于内心的一种审美期望,迫切想知道她在祈祷什么?从而专注地去聆听和感受音乐。如书中开始提示:让我们先听赏从一位年轻女音乐家心中流淌出来的音乐。所以这首作品可作为精听曲目。
第二首乐曲为非标题音乐,中国当代作曲家瞿小松第一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作于1986年初,同年4月在北京他第一次个人交响作品音乐会上首演。除作品有一句题辞:“献给1986年我的朋友们”,未加任何说明,瞿小松的成长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初中毕业便逢上山下乡运动,历时五年在山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经受了艰苦的磨炼。而后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又为他提供了求学、成长和施展才干的条件,这首作品的题材与青年人的理想和追求有关,如书中所说:接下来听赏的是一首献给青年人的奋斗篇。这与高中生正规划自己美好人生的心理状态相贴近,这一乐章的音乐主题,以不规则的锯齿状呈现出来,前长后短的三连音节奏,迂回级进、夹以远距离跃动、不同声部的呼应、主题变形纵横交错、力度大幅度涨落,汇成此起彼伏的音响洪流,使音乐蕴含着“掘进拼搏”的力量,使学生内心产生共鸣的震撼。这首音乐作品可以引导学生以作品的题辞为线索,结合作曲家的经历和创作背景展开联想,从拼搏、奋进的音乐旋律中感受其精神内涵,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获得鉴赏音乐的经验。为此这首音乐作品可作为浏览性鉴赏。
本节课鉴赏两首不同形式的器乐作品,音乐主题充满了变化音不宜采用“跟唱和背唱音乐主题”的传统听赏模式,要抓住作品中突出的音乐要素,引领听觉感知。可设计一些可感而未知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如第一首钢琴曲,音乐优美而显高贵,起伏流动的琶音如涌动的波澜。这样的音乐,为何冠以《少女的祈祷》这一标题呢?这位少女是在祈祷?还是在倾诉?沉思?第二首乐曲连续用前长后短三连音的旋律组合,为什么说这样的音乐蕴含着无穷的掘进拼搏力量?乐曲题辞是献给1986年我的朋友们,这与作品的音乐内涵有何联系?这类无标题的音乐作品应怎样赏析理解?这些问题都可直接作为学生的探究课题。由此自然归结到: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音乐不能告诉我们什么?的主题上,从而感悟怎样去鉴赏音乐的理解之中。
通过探究,达到感性认识的升华。探究的课题,是在聆听与感受音乐的过程中有感而发。即音乐不可能明确告诉我们具体表现的是什么,正如书中三幅插图----是祈祷?沉思?倾诉?或是思念?回忆?憧憬?有可能是,有可能都不是。第二首作品音乐表现了劳动?学习?海涛?同样有可能是,也可能都不是。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得出许多不同答案,有些答案可能相反,因为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联想与想像存在差异,这也说明,音乐的不确定性和音乐理解的宽泛性是合理的。由此得出音乐艺术的重要特征:音乐的非语义性、非具象性。认识到这一步,是通过对问题探究交流和逐层剖析达到的。教师参与中可陈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但不要将自己的感受强加给所有的学生,应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潜心感悟和自我总结,促进学生感性审美认识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