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高中音乐教材

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华夏音乐之光”教材分析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中国音乐教学网》

教学内容说明

“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主要线索和成就”(《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第四单元的前三部分是按照中国音乐发展的脉络设计的。“华夏音乐之光”是古代音乐的精选,旨在通过聆听和分析这些作品,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拓宽音乐视野,初步知晓音乐与其他学科的一些关系,增进他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古代音乐,体会古人的情感;能说出古代音乐与现代音乐的一些区别。

2.能随乐(琴)哼唱《阳关三叠》、《黄莺吟》两首歌曲,并记住《酒狂》、《湘妃泪》的主题旋律。

3.能辨别古代乐器钟、磐、琴、琵琶的音色。

教学设计建议

1.“华夏音乐之光”这一节共编选了五首乐曲,约16分钟,可安排一个课时。其中《酒狂》、《阳光三叠》、《塞上曲选段----湘妃泪》可作精听曲目,其他可安排为创览性欣赏。鉴于本节为第二学期的起始课,而且人文底蕴比较厚重,因此,设计为两个课时也是可以的。如果设计为两课时,那么第一课时可听赏《八音和鸣》、《酒狂》,并将《阳关三叠》初听一遍,让同学们下课后去哼唱。第二课时从《阳关三叠》导人,细讲唐诗与音乐的关系,然后再听赏宋词小令《黄莺吟》,介绍琵琶和琵琶曲《塞上曲》,作古代音乐的小结。

2.本节介绍的几首器乐曲中的乐器,可另找图片作介绍,如钟、磐、古琴、琵琶,其中古琴及古琴音乐已被联合国批准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介绍要稍全面些,要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底蕴。琴曲《酒狂》的音响有两个版本(姚炳炎演奏谱和龚一演奏谱),最好都播放给同学们听,让他们在不同音响的对比下,感受“托兴于酒”、“借酒佯狂”的意境。

3.本课两首琴歌为千古绝唱,最好能让学生唱熟记牢。

教材分析及相关资料

1.《八音和鸣》(楚调)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实,早在周代,我国古老的先民们就将近七十种乐器按制造材料的性质分成“八音”,所谓“八音之乐”就源于此。它们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出上了一百二十四件乐器,八音俱全。特别令人震惊的是,这一套六十四枚编钟,其音质之优美。音律之纯正、造型之美观,让20世纪的人都不得不惊叹古代乐工们的创造之伟大。这套编钟总音域达五个八度。中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全,音高与钢琴基本相同(钢琴的标准音音高有“第一国际高度”a1=440次/秒和“第二国际高度”a1=435次/秒,而编钟的为a1=432次/秒),声音宏亮,怪不得古人对“金玉之声”赞颂不已。

随后,湖北省歌舞团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在有关专家、学者指导下仿制出编钟、编磐等乐器,创作排演了《编钟乐舞》,在国内外演出反响强烈。《八音和鸣 ----楚调》为其中一首。

这首乐曲以民间的变奏形式创作而成,开始的引子较自由:

 

在编磐的华彩乐段(刮奏为主)后,音乐主题先齐奏----以瑟(筝代替)为主的中音乐器演奏----吹管变奏----钟磬变奏----弹拨乐变奏----切分后加速----在活泼愉快的齐奏中结束全曲。

注意:每次变奏多依各种乐器的演奏特色而变化,骨干音不变。

音乐主题:

2.《酒狂》

古琴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弹拨乐器,相传有五千年历史。周代八音中,它归于丝属类乐器,春秋战国时期已在社会音乐生活中广泛应用。现存古琴有春秋战国时的琴 ----指板处为实木、共鸣箱不大,而唐、宋以来的“仲尼式”、“焦叶式”、“落霞式”等多种形制,其共呜箱则比先秦的琴要大,徽位(泛音位)有十三个。古琴的音乐纯厚、幽远,音域宽广,有二百四十五个音位。它有浑厚刚劲的散音(空弦音)、清越飘逸的泛音和细腻圆润的按音,所以自古以来除在民间流行外,更得到文人雅士的偏爱,甚至成为音乐的代名词,如“琴棋书画”这文人修养的四大基本功,即以“琴”为首。

东汉至晋,社会变革较大,动乱频繁,不少文人为了逃避现实,常弹琴饮酒,自娱为乐,“竹林七贤”是这些人的代表。阮籍是一位很高傲的文学家,对一般人均“白眼”相对,在“七贤”中他是老大。在他的带领下,七个人“托兴酗酒,以乐终身之志”,《酒狂》一曲就是刻画这种醉酒后迷离恍惚、步履蹒珊的神态。

全曲低音不很流动,乐句多重复,给人以头重脚轻、站立不稳的感觉。现在有姚炳炎和龚一的两种演奏谱流行。姚谱全曲采用三拍子,龚谱的节奏较自由,可分别听赏,让同学们自己体会两种版本的意境和乐曲塑造的形象。

酒狂

3.《阳关三叠》

唐代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高峰期,而“歌”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艺术之一。现在留存下来的唐诗达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这些诗很多是歌词。史学大家顾颉刚说:“唐人的诗篇有的叫做五律,有的叫做七律。这就是音乐。”(见《中国史学入门》)在唐人遗著《乐府杂录》等书中,均有诗人的诗被歌唱的记录,“取当时名士诗句人歌曲,盖常俗也”。还有些歌词是在民族音乐影响下创作的,如刘禹锡作《竹枝词》十三首,就是受巴东南、湘西北少数民族所唱枝词的影响,“四方之音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黑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赵节。……故余作《竹枝词》……”

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冲击了唐代的“雅乐”,“古歌旧曲君休所,听取新翻杨柳枝”(白居易),但琴曲琴歌却一直受到文人和民间乐人的热爱。著名诗人、号称“诗佛”的王维写作的千古绝句《渭城曲一一送元二使安西》即《阳关曲》、《阳关三叠》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该曲在唐代中后期就是流行歌曲:“高调管色吹银字,慢拽歌词唱渭城”(白居易),“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白居易),“旧人唯有何勘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刘禹锡)。《渭城曲》变成《阳关三叠》是因为歌曲要反复三次,如: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就说过《阳关三叠》的第一句不叠,后三句重叠。

现在流行的谱是将王维的原词反复三次,音乐不变,增添的句子在三次反复时均有点变化。

留下的《阳关三叠》谱版本很多,最流行的是清代《琴学人门》谱。该谱清晰简练,情深意长,易学易记。古琴原谱“紧五”弦是 bB调,为适合中学生学唱,改为G调。

《阳关三叠》全曲共有三段,后两段是第一段的变化重复。每段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在王维四句原诗的基础上加了引人式的五个字 奠定了这个部分平缓抒情的基调,后一部分一开始即采用富有动力的切分节奏和八度大跳,好像发自肺腑的呼唤。然后再由高音向低音迂回下行,以增添缠绵的情意。

全曲的尾声部分在古琴谱中是泛音,也就是在清幽亮丽的泛音伴奏下结束全曲:

三叠结尾均为羽调式,尾声结束于商音上更增添了惆怅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