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教材

关注初中一、二年级音乐教材不足之处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狮山镇教育信息网》

随着素质教育全面贯彻,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全国上下要求对教材的改革的呼声一浪高一浪。新学年伊始,全国各地各种新实验地理教材闪亮登台,作为一名音乐专职教师,心中充满了喜悦,终于可以与那十几年不变的旧教材说“拜拜”了。可是,我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初中音乐教材有(人民音乐出版社)以下不足的方面。

一、教材内容超前相关学科。

音乐教材的相关内容应与其它学科的知识相连。比如:教材中的第一单元《难忘岁月》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以抗日战争和红军长征为题材,音乐内容也很丰富有歌曲《游击队歌》,《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这些内容是实实在在的历史教育题材,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内容。可是,在我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中国的近代历史并不是很了解。上课时我提问了学生,学生的历史课并没有上到中国近代历史。课后我也问了历史老师,历史老师说“这可是初二的内容”。当然,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还是略知一点,但是,如果学生先学习了中国的近代历史,再来学习我们音乐与历史相关的内容,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对音乐要表达的内容不是更容易理解易懂吗?

这也是音乐的文学史与历史的相关点。音乐不仅跟历史相关相连,音乐还与地理,政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地理知识(世界地理)比如:《欧洲风情》这一单元的音乐主要是使学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如:歌曲《桑塔.露琪亚》是意大利那不勒斯(又称”那坡里”)的一首著名的船歌。那么学到这首歌曲时,我们必定要了解意大利的地理风情与环境,如果我们的学生事先在地理课上学习了欧洲的地理,那么对意大利的地理文化生活环境人情风俗就有一定的了解,当我们音乐课中的音乐与相关地理相联系时,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就更容易了。又如:非洲,欧洲,美洲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如果事先学生对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风情,文化等,不了解,那么音乐课中很多音乐如:非洲音乐,美洲音乐,欧洲音乐,学生就无法理解音乐,就象我国的民歌,有每个地区的风格,民歌风格的形成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文化,风情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学生要很好的理解每个地区,地方的音乐,就必须了解相关的地理文化知识,这样在学习相关的音乐中就更加容易理解音乐的风格特点。

所以音乐教材在编写时一定要考虑到与其它相关的学科相连系,教材的内容要与其它学科同步跟上。教材的内容不能超前其它学科,如果超前了与音乐相关的学科,那么在上音乐课时老师,学生都很被动。这是音乐教材编写时很必要的。

二、教材中的歌曲太成人化。

我们的教材对象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这个年龄的学生心理特征正是儿童时期过度到少年时期的过度阶段,其心理特征还处于童年时期。但是我们教材的歌曲却相当的成人化。比如:教材中有一些歌曲《当兵的人》,《鼓浪屿之波》,《伏尔加船夫曲》,《保卫黄河》,《四渡赤水出奇兵》,《难忘今宵》等,这些歌曲在旋律上是很不错,很好听,但是这些歌曲没有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特征。我又拿些具有少年学生心理特征的歌曲对比如:《让我们荡起双浆》,《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等这些歌曲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作为新世纪的少年还是那么喜爱,学生一听到这些歌曲的旋律就自觉的哼唱起来呢?然而上面所提到的歌曲很多学生就不是那么感兴趣,甚至有些厌烦呢。这就是一个心理的作用。试想一下,一件漂亮的大人衣服穿在一个小孩子身上,那是一中什么样的感觉。衣服再漂亮再名贵,小孩会喜欢吗?

再说,处于这个年龄的学生普遍喜欢唱歌,但初中阶段由于进入到变声期,许多学生的就不如童声甜美,明亮。特别是变声期中的男生,音高不准,声音浑沌,个别学生声带损伤,声音沙哑。如果再让他们唱大歌更成人的歌曲,他们能唱吗?能感兴趣吗?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再说,相当多的学生对通俗歌曲较为热衷,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是通俗歌曲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他们的心理的要求,通俗歌曲一般贴近生活,浅显易懂,曲调较为流畅,节奏的频繁变化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加上社会上广泛的传播渠道。这也代表了学生较为普遍的心境。所以通俗歌曲和少年歌曲有着相同的特点是:旋律流畅,起伏不大,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容易演唱。这就是当今青少年学生为什么喜欢这些歌曲的原因所在。

三、教材中外国歌剧内容太深。

容太深。歌剧本身就是一门很深奥的综合艺术,可以讲,在我国初中音乐教师队伍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音乐教师对西洋歌剧并不是很了解。那么歌剧对于一个少年来说,学生能懂吗?即使这位音乐教师懂歌剧,在音乐课上滔滔不绝的讲,而且讲的很细腻。可是老师还没讲完,学生已经不厌其烦了。为什么?因为你讲的知识面超出了与学生的知识面,你讲的音乐离学生接触到的音乐太遥远了。歌剧本身就是一门很严肃的音乐艺术,它与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反差,学生在歌剧音乐中体会不到学生本心想要的快乐情趣。更不用说让学生自信地,有感情的演唱.

那么教材中要不要安排外国歌剧呢?要,这是肯定的,因为歌剧也是音乐的重要部分。但是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首先要提高学生对歌剧的兴趣,学生才能从内心去喜欢歌剧。教材中可以安排一些学生相当的歌剧片段,比如:西洋歌剧《卡们》中有一段《街头少年合唱》这段歌剧的演唱也是由少年来演唱。无论是从音乐,还是从演唱者年龄方面,这段音乐都很适合青少年。因为作曲家在写这段音乐时就是让少年来演唱。在当今多媒体发达的社会,我们可以利用VCD或DVD先让学生通过音画视听这段歌剧,那么,当学生观赏到演唱者是与自己年龄相同时,马上就有一种亲近感,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对这段音乐歌剧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了学生对歌剧的喜欢。所以教材中对西洋歌剧的安排要从简单开始,而且歌剧选段要适合学生的年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歌剧的兴趣,也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扩大从而到热爱歌剧。

以上观点是我长期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同时,这也是大部分中学音乐教师对教材改革期盼的结果。全国中学音乐教师希望有好的音乐教材,学生更希望有好的课本。我更希望教材编排者能到最基层去了解老师,学生对音乐教材作哪些改革,多听基层老师,学生的意见。因为教材最终是老师和学生的使用者,他们最有发言权。否则,闭门造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