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教材

音乐教材第一单元《生活----创造艺术的源泉》分析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黄浦教育信息网》

主题构思:

本单元选取了几组描写生活场景的艺术作品构成主题内容,旨在使学生以感性方式认识到:艺术作品能反映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从而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艺术,粗浅地了解“艺术源于生活”这一本质特征。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地感受生活和自然,发现生活和自然中的艺术要素和组合方式,通过艺术作品发现生活的情趣,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和热爱。

本单元在“课”的主题选取及内容的选择上有以下意图:

1.选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与音乐、艺术作品。如第一课《乡韵》中《故乡是北京》与《上海本是好地方》反映了北京与上海的民俗风情,南北呼应,相映成趣,同时也反映了本土文化,上海地方特色。

2.选取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艺术作品。如《故乡是北京》的京腔与《上海本是好地方》中的小调说唱,一听就感到非常贴近生活。

3.选取各时代较经典的作品,尤其是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如:歌曲《中国娃》、《一二三四歌》。

4.选取具有综合性艺术文化价值的作品。如大型服饰舞蹈《金舞银饰》,它融音乐、舞蹈、服饰、模特表演于一体,是比较典型的艺术的综合表现形式,同时具有民族的风格。

第一课乡韵: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听、唱、看、演等实践活动,领略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及浓郁乡情,体会到音乐历史的写照,生活的反映,从而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故乡是北京》、《智斗》等歌曲与戏曲,感受音乐民族气息与地方色彩;

2.能用自然、愉快、充满童趣的情感学唱歌曲《中国娃》,感受歌曲表达的民族风格;

3.通过一系列创造性活动,加深对民族音乐在产生、发展、曲韵风格表演特点等方面的理解。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戏曲、京剧的形成发展,对戏曲行当、脸谱及角色特点能有初步感性认识。

课时建议:

本单元建议用2至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对比听赏歌曲《故乡是北京》和《上海本是好地方》;歌曲教唱《中国娃》;竖笛吹奏复习(教师自选曲目)。

第二课时:初步了解有关戏曲、京剧的音乐知识;结合课后活动了解戏曲行当、脸谱及角色特点;复习歌曲与吹奏。

第三课时:观赏大型服饰舞蹈《金舞银饰》;通过复习学唱歌曲《中国娃》及课后创造与拓展等内容,巩固第一课所学知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