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教材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问题分析和对策思考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浩特多斯网》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人音版小学音乐新教材正式出版使用,给小学音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材通过近五年的实验,笔者认为人音版小学音乐新教材有特点,也有亮点,但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就实践中认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对策思考,以期今后更好地使用教材,达到音乐新课标的目标要求。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材;问题分析;对策思考

教材是体现学科体系,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载体,其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学改革是以教材为介质而得以最终落实。02年8月来,我国基础教育进入新一轮教学改革,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全国38个实验区蓬勃开展,各学科教材建设像雨后春笋,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局面。音乐学科也不例外,课改后人教版、人音版、江苏版、上海版等教材相继应运而生。我市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音乐教育积极推行人音版教材的课改方略,一直沿用人音版音乐教材。本教材在编写思路上根据新课标理念,以审美为中心,以文化为主线,以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综合和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教材中突出主题单元、图谱教学、图歌并茂,有很多亮点。通过近五年的教学实验,对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客观全面的了解,我们欣喜地看到,新教材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音乐课堂教学丰富了、有活力了,但在使用过程中老师们也遇到困难,感到许多困惑,普遍反映教材在装帧、内容编排、歌曲难度、知识的逻辑性等方面尚存在不足,并提出一些理性的对策思考,以求进一步完善教材,促进小学音乐教育蓬勃健康发展。

一、问题分析

(一)关于教材装帧和排版

教材的版面设计、装帧、印刷是学生对教材的第一感观,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好的教材能让学生一种爱不释手感觉和强烈的学习欲望。课改实施五年来,学校每学期发给学生的书本,刚开始同学们保管得好好的,很多学生有的还用书皮包装,由于教材只用简单的二个书钉作为学生天天用的教材装帧,在教材装订上图省成本,图省事,欠科学。过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学生的书本不是没脸就是缺页,教室里、走廊边每天都会看到有音乐书本带来的残页,极不雅观,与美育教育格格不入,成为很多音乐老师的头疼的事。教师不得不想办法叫学生用线或其他办法进行加工、加固,老师们为教材的装帧质量伤透脑筋。

从印刷文字来看,低段教材中歌词中出现了较多的生、僻、难字,如能给其注音识字,便于学生顺利认、唱。特别是第三册教材,词、谱书写欠规整,用笔画不规范、字体欠美观的手写歌词、歌谱,学生也不易看懂,这对刚入学不久的学生来说很不合适,容易给学生一个误导,不利学生健康成长。

在歌曲的排版上,第一、二册缺乏规范、严谨。在对歌曲的排版上刻意把歌曲,与歌曲的歌名、调号、拍号、词曲作者用方框框开。严格地说一首完整的歌曲应包括:歌名、调号、拍号、词曲作者、歌谱等,这些都是一首歌曲完整的组成部分,把它们分离容易给刚刚启蒙的学生产生错觉或误导,认为歌曲就是方框内的东西。我们说教材具有一定的导向功能,所以应把它们很好地合为一体。另外,在低段聆听曲的排版上,也存在不写调号、拍号的不规范现象。从教材插图看,图歌并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低段教材中很多单元过于一味夸大图画,而歌曲的词谱偏小,一味强调视图,抛弃教材学习的主功能作用,有些喧宾夺主,教材不从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出发。

(二)关于教材内容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改的意图,突出单元主题,图文并茂,较多地运用了图谱,注重音乐教学活动,成为新教材的一大亮点。教材强调学生的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有个性化的见解。但是从五年的教学实验以来,老师普遍反映:

1、教学内容量过多

新教材每册都按单元主题分聆听、表演、编创三大块,一个主题聆听歌曲二首以上,表演歌曲二至三首,平均每册学唱18首歌曲,聆听19首歌曲,还有创编活动,一册教材九、十个单元,每周只有二课时,去掉“五.一”,“十.一”长假,一学期学唱、聆听歌曲近四十首,显然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只能是蜻蜓点水或走马观花,不能让学生很好鉴赏、表现、创造。要让学生达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显然是成一句空话。但是,假如不把教材系统学习,其知识的连续性就难以完成实现,致使我们的音乐教学一定程度存在浮澡而混乱的局面,难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2、知识缺乏逻辑性

教材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是教材内容编排的最基本的要求。新教材按单元主题来编排,单元主题如果是珠子,教材体系就是一条线,新教材给人感觉珠子很美但没有用主线串联。但教材在单元主题的设计上有些零乱和随意,教材一味按单元主题来组织实施,致使单元之间、册与册之间缺乏明显的内在逻辑,使前一单元学的知识很难为后一单元服务。新教材在知识体系编排上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的衔接,导致单元间纵向逻辑不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同时,教材在聆听、表现歌曲的选曲上过于注重主题、曲名,不顾及乐曲的实际学生接受程度,教材存在致命的不足。如第八册第4单元《水上的歌》一课,教材安排了聆听(德)享德尔曲《水上音乐》和奥劳巴赫管弦曲《船歌》,无非是“水----船”和主题相连。说心里话,此曲连老师听了后也很难理解,更不要说学生了,让四年级学生聆听如此抽象的乐曲有些牵强,难为学生,欠适合。

3、单元主题过突出

由于新教材过于突出单元主题,所以在选择歌曲上,教材难易程度的把握没有遵循循序渐进有易到难的教育原则,出现歌曲偏难情况,歌曲选择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如四册的《蜗牛与黄鹂》、《假如幸福的话就拍拍手》这种切分节奏和弱拍起拍并带附点节奏的歌曲过于难,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困难。教材还在《蜗牛与黄鹂》歌曲后的节奏练习中安排0× 0×|×||×× ××|×||节奏练习,节奏与歌曲不相融,训练作业牵强附会。再如原浙教版教材六年级学生才学习的《让我们荡起双浆》、《剪羊毛》歌曲,其有明显的后半拍起唱和附点节奏学习难点,歌曲学习难度大,但在新教材把它们提前到四年级来学唱,显然有些不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反而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首歌曲难唱准确和完整下,歌声怎能唱得美,怎么来达到表演,怎能来表演?教学过程中只能是求一些形式罢了。教材片面强调单元性和趣味性,忽视音乐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和审美学习规律,造成选择歌曲的难易程度很难把握,有的歌曲偏难,学生只能获得片段性零碎的审美感受,很难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只有当教材内容趣味性,连贯而富于逻辑性,学生才能有清晰而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审美要求。

4、歌曲选材欠合理

纵观教材歌曲的选择搭配和安排,有些歌曲难度较大,有些歌曲可听、可唱性不强。同时,教材在体验不同情绪的歌曲选择上有些不妥。统计我们的教材:3/4拍曲子在一、二册教材中分别选取了5首,三册教材为2首,五册为6首,六册仅为1首,而四册一首也没有。如果说在教材编排上正如有的专家说的偏向于我国儿童3/4韵律差,有意强化目的的话,我想四、六册选取3/4的歌曲数量也未必过少。从另一个感受角度来说,要让学生全面感受二、三拍子不同情绪的歌曲话,那也是极不科学的,所以在歌曲的选择和难易适切度上有必要加以改进,再加勘酌。

5、器乐演奏量偏少

教材在器乐演奏上,第四册就出现了键盘乐器口风琴C调教学,但在五册的第六单元开始,就要求学弹F调,这一大的跳跃,对懂得集体教学口风琴来说是很难达到让学生接受巩固的目标,不切合教学实际。而在第八册教材中始终没有出现口风琴教学,又另起炉灶,来了大转弯改为竖笛教学。在口风琴教学中没提供系统的学习练习曲,不便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在平常的教学中容易泛为随意,要学生在短短的二、三个学期就把口风琴学成,有些急功近利,教材编写过于随意性,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很难有一个整体、系统的提高和达成的目标。

6、音响教材待提高

教材配备了配套的音响教材、图像教材和教师用书,编写小组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一定程度上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很多的方便,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极大帮助作用。但是音响、图像教材在制作上有些不足,图像画面有些局限,画面过小,词谱的字偏小,学生很难视唱,在教学中起的作用不大。在音响上,有的歌曲音响曲调与歌曲的原调不是同一个调,这样不利于老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立学生调性和音高的概念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例如:第八册的《种太阳》一歌,书上标的是A调而在音响中出现的却是降B调,书本--个调音响上又是另一个调,各唱各的调。另外,教材的CD光盘不能下载、复制,这样在教材资源利用上显得十分被动,制约了音响教材的利用率。所以在音响教材的配备上从服务教学的层面上再严谨、规范、科学、合理些,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以期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学生对教材的评价

学生是教材服务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新教材的感受、体验最能反映教材的编写质量。为了真实了解学生对本教材的评价,笔者对56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信息结果如下:关于教材的耐用性,56位同学有51位认为不耐用,是所有教材中耐用性最差的,4位答为不知道。版面的设计:31%的学生认为新教材版面设计新颖,图歌并茂,爱看爱学;53%的学生认为版面设计比较新颖,图大字小,比较爱看爱学;16%的学生认为教材版面设计一般,有的图过大,有的图还有些不喜欢看。学生对歌曲的喜爱程度调查结果如下:

问卷人数

教材很喜欢

比较喜欢

有的不喜欢

56

14

24

18

歌曲容易

比较适合

12

21

23

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音乐的教材还是有一些想法的,他们所发出的信息需要我们对现行教材加以改进。

二、对策思考

人音版新教材导向鲜明、亮点纷呈,但她毕竟是一套新生的教材,对照新课标,肯定还有些稚嫩,有一些不成熟。我国地域分布广、文化差异大,用一种教材来适应全国的音乐教育,用一种一成不变的教材来进行音乐教学,显然是不据实情,不可能也不符合实际,一味追求“城市本位”的“时尚教材”进行教学,难免会在教育发展的乐章中奏出不和谐的音调,这就需要我们辨证对待教材,合理使用教材,因此,在使用中教材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对策思考:

(一)加强业务培训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教育改革的前提。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教师不再是教科书忠实的执行者、解释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共同建构新课程观的合作者,因此加大教师教材使用的培训力度,引导教师不断自主学习,让教师明白自己不是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掌握课程开发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开展主题教研

由于新教材对每一位教师来讲都是新的,每个人对新教材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所以通过开展集体主题教研、集体备课,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商讨做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围绕一个主题、针对教材的某一方面问题,开展“我来说一说”、“我是这样用教材的”、“看谁的方法多”等主题教研,在集体主题教研中让教师结合平时教学畅所欲言,相互争辩中得到发展,相互交流中认识教材,读懂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认为我们义乌音乐教研已经在主题教研、形成文本、资源共享上已走在前列在,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三)跟进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的意义在于科学地“扬弃”。在跟进教学反思中可以:

个体反思。教师对自己所上的每一节课做出教学反思,分析教材中那些是有效的、成功的,哪些是欠缺的、不成功的、失败的,然后再去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并进行增减,进而修正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跟进,进后再作前后比较再次反思,从而形成比较稳定的符合新课标要求和符合学生要求的教学内容。

群体反思。通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课后两人或多人一起反思,通过讨论形成新的教学策略,然后再作为跟进,并根据新教学策略所实施的结果再次进行群体反思,在群体反思中共同感悟、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四)推出成功课例

成功的课例有利于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其功能不只是展示一节课,具有有比较丰富的内容。包涵:

1)执教者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最后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的思考过程。

2)先进的教学理念如何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演绎,也就是整个教学过程是如何设计,在设计中碰到了哪些困难,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的。

3)交互式评课活动。让执教者着重说一说课前的思考,课前的思考要比上课重要的多,一般来说,最具价值的东西并不是在已经成型的课中,而课前的思考之中。然后对本节课作出教学反思

4)课例的展示。

(五)增减、开发教材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试行)》的规定,地方和学校可自主开发课程,可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以《音乐新课标》为依据,以新教材为最重要的基本资源,采取增减教材,活化教材,拓展教材,整合教材,创造性地合理使用教材。

增减教材。教师从学生学习的适切度和教材难易度进行增减,也可按教材内容难易度跨单元、跨册进行重新调整组合,降低难度,提高适切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把《种太阳》、《小螺号》等有难度的歌曲可调整到高段进行教学;把一些拗口旋律上不是很优美的歌曲可以删去;选取一些思想内容健康的流行歌曲、动画主题歌如《猴歌》等学生喜闻乐唱的歌曲。

增加器乐练习量。针对现行教材器乐教学内容薄弱的情况,我们可根据口风琴学习规律,增加系统的学习内容。把歌曲中的一个乐句或一首适合弹奏的歌曲作为练习曲,如把一、二年级中学的歌曲《小燕子》、《小象》、《两只老虎》、《小白菜》、《柳树姑娘》、《牧羊女》、《我和提琴》等学过的并较容易的歌曲当作练习曲,达到复习、巩固、提高的目的。

开发乡土教材。义乌文化渊源流长,资源十分丰富,为丰富教学内容,可结合学生实际增加适量的乡土教材。诸如道情、曲艺、婺剧、民歌、市歌等本土资源,让学生的学习接近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进行生动的爱家乡教育。加强器乐教学,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听觉,提高音准感、音程感,丰富想像力,对视觉、运动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教材是师用生学的重要依据,它有很高的权威性,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为此,我们要正确对待新教材,辨证对待新教材,用新课标理念审视新教材,要用积极的态度来认识问题寻找对策,使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日臻完善,日趋完美,并焕发出新的活力,使我们的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得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增减《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出版社

2、钟启泉,崔允郭,张华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小学音乐教育》2007年2月第152期

4、《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1期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