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东莞音乐教研网》
《蒙古族民歌》教学实录: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学校/曾春燕
上海音乐出版社《艺术成长记录册》七年级下册
本节艺术课的课题是《蒙古族民歌》,由音乐切入的艺术课。
按照我课前的设计,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课前预习,查找与蒙古有关的学习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二、我曾经去过蒙古,拍摄了一些具有浓郁大草原风情的照片,同时也带回了一些蒙古的小纪念品(小蒙古包、靴、小绵羊模型等),作为课堂的参与者,我也象学生那样进行展示,让学生评价,通过实物感受蒙古风情。
三、学生欣赏学习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高唱酒歌》、《牧歌》,初步认识蒙古族民歌的分类----长调和短调,感受它们的旋律、节奏、调式特点。
四、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不同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如画一幅描绘蒙古大草原的画、创作一首诗歌、写一段蒙古族民歌风格的旋律、演唱一首自己熟悉的蒙古族民歌、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等,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开始上课首先让学生欣赏熟悉的歌舞《赞歌》片断(选自于《东方红》),然后谈谈这段歌舞表演具有哪个民族风格?学生很容易就知道具有蒙古族音乐风格。然后问学生你是从哪些方面辨别出来的呢?学生们举手非常积极,谈到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学生听到音乐中有模仿马蹄声的节奏,像骏马在草原上奔驰。
二、听到歌曲的唱词中有如“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的词句,从此判断出这首歌曲的风格。
三、学生看到表演者的服装具有蒙古特色。
四、有一位同学提出来其中的舞蹈动作非常有特色,与蒙古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有表现挤奶、骑马、甩肩的动作。虽然我很喜欢蒙古舞蹈,也经常欣赏蒙古舞的表演,但我在舞蹈表演方面较为薄弱一些,于是我就让这位学生来模仿表演几个蒙古舞蹈中的动作,他说自己也不怎么会跳,想邀请班上的“小舞蹈家”一同参与表演,顿时课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我让学生分组介绍自己在课前准备的资料,谈谈对蒙古的了解,学生经过短时间的准备之后,我请各组派代表发言。
有学生说蒙古人的住房是蒙古包,饮青稞酒,喜欢喝奶茶,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这时一位女同学举手了:
她说:“老师,我曾经去过内蒙古,看到大草原,但是同我在书上学到的和想象中的大草原有些不一样。”
我说:“为什么?你看到的大草原是怎样的?”
她回答:“我觉得大草原的草并不是那么郁郁葱葱,好象很稀疏,破坏很严重。”
对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及时给予肯定,并让全班学生进行简短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当然答案很快就出来了:羊、马等牲口数量的增多;没有计划的放牧;草原人口的增长等。
接着继续请学生进行介绍,这时一个男学生站起来了,对着大家说:“同学们,大家早上喝牛奶吗?”
学生不约而同的回答:“喝”。
“你知道什么牛奶是蒙古产的吗?”那个男学生问。
“蒙牛、伊力”。学生们回答。
最后这个学生说:“大家一定觉得非常好喝又便宜吧。”
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都笑了,课堂气氛也变得非常活跃。
一个女学生拿了几张照片,默默地走到讲台的实物投影前,全班几十双眼睛注视着她,教室里也渐渐安静下来,她先展示一张在蒙古大草原拍的照片,问同学,你们知道照片上的小朋友是谁吗?大家一定觉得很可爱吧,她就是小时侯的我,在大草原上留下的难忘回忆。
随后我说,前面同学们通过不同形式介绍了部分蒙古风情,请问还有其他同学来介绍吗?教室安静了片刻,有两个男学生走上讲台,说想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说着就拿出他们准备的道具:每人手上各持一只用纸剪的“羊”
问到这是什么?你们听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吗?这两个问题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
紧接着,他们俩出场了,手上各持一只“纸羊”,脚下走着碎步,模仿着羊的走路姿态,向教室那边走去,嘴里还模仿着凛冽寒风的呼啸声,然后进行简单的故事情节表演,最后他们用一句话进行归纳:“这就是我们的《草原英雄‘小兄弟’》,”顿时课堂里传出了愉快的笑声,听课的专家和教师都露出了赞许的微笑。虽然整个过程时间较短,但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较好体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有一组同学也不甘示弱,高高举起了手,迫不及待要展示他们带来的资料----一套蒙古女性服饰,还请了一位同学做模特,穿上这套服装,在同学面前进行展示,另一位同学对服饰进行介绍(头饰、腰带、马夹、外套等),更为有趣的是,他们进行了角色反串,请一位男学生来穿这套服装,学生开始的反映是非常惊奇,随后是热烈的掌声。
学生利用这种方式进行介绍,给其他学生对蒙古族服饰的了解会造成一些偏差,但我想只要教师能正确引导,这组学生敢于想象、善于表现的学习行为是值得推荐的。
我在备课时也准备了一些教学资料,展示从蒙古带回来的蒙古包、马靴、绵羊模型和照片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接着我让学生通过图片欣赏更多的蒙古风情,最后的一张图片展示的是蒙古乐器“马头琴,”让学生根据外型来辨别,有一个学生很快就知道这件乐器的名称,并提出:“老师,我觉得这件乐器非常有特色,想听听它的音色,能否请您播放一段马头琴演奏的音乐呢?”
我当时心里特高兴,暗暗赞扬这个学生,他提的这个问题正是我想要说的,在备课时也早有准备,随后学生欣赏马头琴独奏曲《嘎达梅林》,讨论后谈谈音色特点,这段音乐给人怎样的感觉?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给人以悲伤的感觉;好象雄鹰在草原上翱翔等,这时一位男学生向我提出来,老师:我能否用一段武术来表达我的感受,随后他给大家表演了一段武术操,非常精彩。还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我曾经听过这段音乐,它的名字叫《嘎达梅林》,描写的是蒙古族的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带领人民反抗封建王府和反动军阀时的情景。
欣赏独唱《嘎达梅林》,我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学生经过简短的讨论后回答,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男中音独唱,声音浑厚、有力。
这时有个学生说这首歌曲听起来好象很悲壮、非常稳重。我当时觉得这个学生说得非常好,于是立即抓住这点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学生开始展开讨论,答案很多,如:歌曲速度较慢,演唱者的声音很宽广等等,但都不够理想,当然这也是我意料之中的,随后我就让学生拍打歌曲的节奏,观察歌曲的旋律与歌词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了解歌曲中的歌词与旋律的关系,得知它们基本上是一个字对一个音符,节奏也非常规整,从中感受到歌曲风格特点。
“这首歌曲有几小节”我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学生们都非常认真的盯着屏幕,不假思索的数起来:一、二、三……然后不约而同的回答:十小节。我问道:这说明了什么?“这首歌曲的结构短小”学生们答道。
根据刚才对歌曲的分析,学生进行讨论,归纳歌曲的主要特点:节奏规整,结构短小,得知具有这些特点的蒙古族民歌是短调民歌。
我在备课时就准备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蒙古的风俗、民歌及劳动人民的生活。
让学生欣赏录像片断,这这种形式在课堂上学生比较喜欢,顿时课室里显得十分安静,几十双渴望的眼睛注视着屏幕,都在期待着视频的播放。对于南方(广东)的学生来说,有些学生从未见过北方的大平原,也未曾感受草原的辽阔,影片开始就给他们带来视觉的冲击,学生们看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在远处还有羊群、马匹和蒙古包等,欣赏后发出了声声感叹。
蒙古富有特色的风俗更深深吸引着学生的视线,在这些风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蒙古族人民非常好客。为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举行仪式----下马酒,在乐器马头琴的伴奏下,姑娘、小伙子们演唱蒙古民歌,并给客人献上“哈达”,送上斟满酒的银酒杯,客人进行简短仪式后一饮而尽,心情非常舒畅。学生也非常有兴趣,都在讨论这种风俗的特点及意义。这时有一位男学生问:老师,我们组觉得这风俗非常有趣,能否让我们进行模仿表演呢?当时全班学生响起了热烈掌声,这几位学生的表演也非常精彩,这些表演给学生创造了较为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接下来引导学生欣赏蒙古族短调民歌的另一种形式酒歌《高唱酒歌》,学生感受了欢快、热情、喜悦的音乐情绪,了解蒙古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深入改革开放,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我的带领下,学生走出蒙古包,去感受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聆听高亢、嘹亮、悠长的蒙古族民歌----《牧歌》。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了解歌曲的速度、节奏特点,分小组讨论后,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这个环节在备课过程中我作了充分的准备,认为学生很容易感受到歌曲的节奏比较舒展、自由,速度比较缓慢,音乐情绪高亢、抒情等。这时有一位学生的回答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他说:“老师,我结合歌词欣赏歌曲,觉得这首歌曲的前半部分旋律高亢些,象是在描写大草原上蔚蓝的天空,远处飘着几朵白云,构成美丽的画卷;后半部分描绘大草原的情景,展示草原上丰收、繁荣的景象,随处可见一群群的白羊。”随后,我就让其他学生对这个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交流体会、心得,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学会仔细观察。了解歌曲的结构,分为上下两句,它们所包含的小节数不同,说明这首歌曲的结构不对称、不规整。
有一个学生提出:“老师,我觉得这首歌曲与前面欣赏的两首歌曲风格都不一样,它还是蒙古族的短调民歌吗?”
于是我立即让学生展开讨论,归纳这首歌曲的特点,并与前两首歌曲形成对比,并说明这类民歌在蒙古属于长调民歌。
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验来自大草原的旋律,感受优美辽阔的大草原,分享蒙古人民丰收的喜悦,幸福的生活。
我问学生:“有哪位同学曾经欣赏过这首歌曲不同的表演形式。”
“老师,我欣赏过合唱形式的《牧歌》”一个学生说。
另一个学生回答:“我欣赏过管弦乐队演奏的《牧歌》。”学生们回答很踊跃,甚至有学生曾经演唱了这首歌曲。
这时我把已准备好的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欣赏舞蹈表演的《牧歌》,在舞蹈音乐中学生还可以欣赏到美妙的合唱。从舞蹈家们优美舒展,热情奔放的舞蹈动作,更进一步了解蒙古族人民是怎样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去表现自己内心的愉悦心情,骑着骏马在草原上飞驰的情景。
这些洒脱、豪放的舞蹈动作令学生们叹服,时而能听见他们发出情不自禁的感叹声,甚至有几个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舞动起来,模仿着做舞蹈动作,非常得意,给课堂上增添了几分动感。
我请其中一位学生来给大家表演一段自己创编的动作,随后他非常大方的走上讲台。大家都在静静等待着精彩表演,可这个学生没有立即做动作,而是问大家:“你们知道蒙古族又被称为怎样的民族吗?”
学生们异口同声:“马背上的民族。”
“接下来我就想表演一段蒙古族人民骑马的动作,演得不好请多包涵。”这位学生说。教室里即刻充满了笑声和掌声,后来其他几位学生也有比较精彩的表演。
正因为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性格豪爽,有美丽的大草原,也有优美动听的蒙古族民歌,从而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创作、改编具有蒙古族风格的音乐作品、舞蹈作品及其它艺术作品,丰富与充实蒙古族的艺术。
学生分小组讨论,根据对蒙古风俗、艺术作品的了解和感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然后各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其他学生及时给予评价。学生积极参与创作活动,讨论非常激烈,表现方式各种各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开始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时一个学生走上讲台,脸带微笑给大家鞠躬,非常有礼貌,接着说:“老师、同学们好,我是第一组的‘王牌’司仪,今天要隆重给大家介绍一位本组成员,她将给大家带来精彩的表演,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句开场白,但可以看出这位学生非常自信,也很幽默,体现了他的综合素质。同时,另一位学生的朗诵表演也非常精彩,把对大草原的了解和感受写进了那美妙的诗歌之中,融入了这首《美丽的大草原》,用甜美的声音和真挚的感情去体味那美丽的草原赞歌。完成后我给他们很好的评价:创作表演的方式有新意,用文字记录感受,通过戏剧表演形式来展现,无论是原作者创作,还是表演者的二度创作,都给学生以创作的空间。
“老师,我可以用英语朗诵一首诗歌吗?”一个学生问。我先是有些惊讶,然后让全班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请他来给大家表演。我问他,你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特别的方式呢?他回答非常简单,说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见过一首描绘大草原的诗歌,今天想在这里与同学们一同分享。我立即提示其他学生,要学习这位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注意观察、收集,拓展知识视野。
这时一个学生上来了,手里抱着吉他,深情地演唱着《嘎达梅林》,效果非常好。这是我所没想到的,班里有学生会弹吉他,从而延伸了艺术课堂,发挥了学生的特长。
第四组学生代表走上讲台,一个学生说:“我们组通过了解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根据蒙古人民生活中的动作进行创编,现在给大家表演几个‘挤奶’‘甩肩’的动作,希望大家喜欢。”这组学生的表演给大家认识了蒙古族典型的舞蹈动作,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
学生富有创新的展示结束了,给全体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紧接着,每个学生用一句话归纳,谈谈自己对蒙古民歌、风情的了解和感受,表达了对蒙古大草原的向往,蒙古民歌的热爱。优秀的民歌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教学点评:
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学校
上海音乐出版社《艺术成长记录册》七年级下册
这是一堂精彩的艺术课,教师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艺术学习环境,无论是氛围的烘托或是情绪的渲染,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整堂课能紧紧围绕人文主题进行艺术学习,把音乐学科的知识技能则作为隐线由浅入深地渗入教学活动当中。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人文性和综合性。其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也非常适合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体现出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强调学生艺术学习的个性化,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表演和展示空间,突出体现在教学当中的第一大环节----了解和感受蒙古风情以及第三大环节----表现与创造活动当中。学生激情的表演既是他们艺术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艺术课堂收到良好效果的直接体现。
难能可贵的是,教师在平时很注重教学资料的收集和积累,例如蒙古族的风景照片、小纪念品等;同时教师也很注重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例如学生在草原照的照片、蒙古族服装、《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英语诗歌等等。这之中体现出教师和学生都能关注生活,关注艺术,并能把生活和艺术紧密联系起来。
在这堂艺术课当中,以下几点值得大家一起探讨,即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课前预习,老师应该有必要进行课前指导或了解情况;加上本节课的知识、活动容量很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否有一定的难度呢?